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年底將推出新編京劇《劉姥姥和王熙鳳》,台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左)打破行當界限,首度從文武老生「跨行當」挑戰詮釋劉姥姥,王熙鳳則由旦角演員孔玥慈擔綱。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年底將推出新編京劇《劉姥姥和王熙鳳》,台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這次不只擔任編劇、導演,描繪劉姥姥和王熙鳳兩位形象鮮活,但反差極大的女性,自己更是打破行當界限,首度從文武老生「跨行當」挑戰詮釋劉姥姥。他表示,要用老生聲腔唱旦角,會有很大的突破,「最難的是拿捏,要不軟不硬,且不能演成丑角,而是要有趣、幽默,但不滑稽。」
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表示,人人心中各自有本《紅樓夢》,李寶春不是學者,但從小說、電影、電視劇、京劇、越劇、豫劇中萃取菁華,編創出他獨特的《紅樓》印象,這次也是他首度演女子,且打破傳統戲的行當界限,演一個可愛的鄉下老太太。
李寶春也笑言,製作這齣戲「壓力很大,且包含著後悔」,常自問:「為什麼要弄這麼一齣戲?」因前有「撲天蓋地的學者專家」。但他希望「看戲的朋友們,千萬別帶著原著去看戲。」因在他的戲裡,劉姥姥和王熙鳳並非按著肥皂劇裡的刻板印象,而是有多個面向,如劉姥姥土裡土氣卻深諳人性,俗而不傻;王熙鳳由盛而衰,貪狠毒背後對遠親流露的一絲善意,種下身後的善緣。
李寶春表示,演出劉姥姥一角,也是要向高齡91歲,有當代第一丑角之稱的孫正陽致敬。但他自己不朝喜劇方向詮釋,而是實踐「表演派演員」精神,打破行當界限,將以老生行當唱本嗓,融匯轉化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賦予劉姥姥新生。
另一位主角王熙鳳,在李寶春眼中雖然毒、狠、霸,但也是為人母,「戲中的王熙鳳沒有和其他人物有直接衝突,卻用語言、台詞表現她的性格和地位」,最終側重呈現她母愛面向。
擔綱王熙鳳的是孔玥慈,她說,進劇校時就被認定是演林黛玉的外型和性格,沒想到這次接演榮國府的女強人「鳳辣子」,對她而言是很大挑戰。
在音樂上以皮黃為基調,由鍾耀光作曲、編曲,呂玉勇編腔。鍾耀光使用「好萊塢電影配樂等級的交響樂音源」再升級,呈現軟體中每件樂器的深度感,再添加設計二支環境收音的麥克風,創造豐厚的音響效果,開創台灣戲曲音樂的先河;舞台設計以潑彩代替實景,隱喻繽紛大千世界背後的水月鏡花。
《劉姥姥和王熙鳳》12月8至10日在台北城市舞台登場,隔周12月23、24日赴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