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附醫院長王照元(左)分享導入AI人工智慧加速護理紀錄製程,讓醫護節省的時間回歸於病人照護。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過去一份護理紀錄約要15分鐘,導入AI人工智慧只要3分鐘!」高醫附醫院長王照元今天指出,醫療產業運用AI人工智慧讓繁瑣的護理紀錄更快速智慧化處理,是在提升護理人員的效率,才能讓醫護回歸本職,花更多的時間於醫療照護。
醫護荒是繼「缺工」之後的一個重要的議題,國內每年約流失5000名護理師,主要問題來自於薪資、工時及冗長的輪班工作,讓醫護工作面臨考驗。
高醫今天分享營造友善醫護職場及導入人工智慧的成果。高醫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曾美玲指出,過去一份護理紀錄要15分鐘才能完成,如今因為有AI人工智慧協助,讓智能醫療透過生成式的人工慧做成敘述性的護理紀錄,讓護理師只要約3分鐘即能完成。
她說,過去護理師例行巡房量病人的生命徵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做數值化的紀錄,現在藉由技術,可以在巡房結束後運用AI自動生成護理紀錄,內容符合白、小、夜班的照護模式需求,協助護理師更精確、省時地做好護理病歷及資訊管理。
王照元表示,人工智慧廣泛的運用在很多行業,醫療業也搭上人工智慧的潮流,透過AI人工智慧的協助以加速護理紀錄製程,讓護理人員將節省的時間回歸於病人照護。
圖/記者王淑芬
高醫醫務秘書蔡明儒指出,醫療大數據是精準醫療的基礎,高醫從臨床數據、醫學影像、主題式疾病資料庫及基因分析等都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將資料結構化。高醫後續仍會透過AI技術進一步加值應用在智慧加護病房及手術麻醉智能管理,以強化產業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