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0】印度棗 文/許貞慧 |2023.10.08 語音朗讀 8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印度棗──刺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印度棗──果實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印度棗──花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印度棗──實與枝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印度棗──果實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佛陀紀念館的印度棗成株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佛館內印度棗葉廣橢圓形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莊溪 文/許貞慧農曆春節前後,是大啖棗子的最佳時機,早年引進台灣的棗子顆粒小,帶有澀味,經過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引進,品質大大提昇,如今果實豐大、味道脆甜,與小蘋果口感相似,因而享有「台灣蘋果」美譽。印度棗是鼠李科,又名「毛葉棗、滇刺棗」,俗稱棗子、蜜棗,梵文稱迦羅迦、迦羅;原產於印度、緬甸一帶,與中國棗(紅棗)為同屬不同種之作物,屬多年生半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背面長白毛,葉尖有刺,花為聚繖花序,生於新梢葉腋,色淡黃綠;核果形有球狀、橢圓形,果皮為綠或淡黃綠色,果肉是黃綠色,口感清脆甜美,亦可製成加工品,極具營養成分;果期在12月至翌年2月。《呂氏春秋》有云「棗,棘之有」,從印度棗的枝幹看到尖刺就能了解。《說文》也有云「梬,棗也,似柿而小」,所以棗的果實不大,是現在農業改良後才有不同品種出現。成語「囫圇吞棗」,是譬喻理解事物不求甚解;此成語典出宋.圓悟禪師《碧巖錄.卷三》,惕勵人們修行道上的學習應用心體會,認真探究其中精義所在,不可含糊。當您漫步於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遇見枝葉翠綠扶疏,長枝下垂,整體樹冠柔美的印度棗樹時,等待日後生出果實纍纍的棗子,期許自己亦能對修行的省思有所受益。棗子還有象徵「年年好」的吉祥祝福,寓意「凡事皆好、一切美好」,也是送禮吉祥果物上選;而取棗(早)音,「棗」到美好、「棗」到幸福,意謂找到幸福,其喜氣甚為消費者喜愛。另有「棗」日來到意涵,祈願「棗」日成就、「棗」成佛道,皆是美好的祝願。 前一篇文章 【禮讚秋豐】柚香恬心 下一篇文章 《Order and Chaos》當代藝術展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白色墨水】晨光花語【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療癒綠洲】荷塘暮色【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 作者其他文章剖析唯識學 真正的多采多姿在心【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8】 椰子【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7】 椰棗【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16】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