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為學四要 星雲大師 |2023.10.06 語音朗讀 1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習不能抱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應隨著學問的進展而調整學習的方法。圖/Unsplash 要完成任何事,都要知其訣竅、要領。建一棟房子,要先有設計圖、準備各式建材,技術人員施工等;做一件衣服,要先設計款式、畫出樣板、選擇布料,以及裁縫師的縫製等。先有規畫,按部就班實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樣的,要擁有紮實的學問,也要具備各種要領。為學的要領,歸納為四點:第一、要學而不厭:「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才有求上進的動力。一旦滿足所學,就會生厭停頓。連莊子那樣的大哲學家,都要慨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一般人對學問,怎麼可以淺嘗即足?除了知不足,還要「不恥下問」,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礙於面子,即使不懂,也不敢或不屑請教別人,那就與「進步」無緣。圖/Unsplash第二、要精益求精:學問愈鑽研,愈能體會箇中滋味。以粒子物理為例,以前質子或中子被認為是最小單位,後來物理學家又發現,質子和中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又如「奈米」科技的發明,將分子電子學上向前推進一大步。這些推陳出新,都是精益求精得來,保持這種態度,才會不斷超越。第三、要自我改善:學習不能抱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應隨著學問的進展而調整學習的方法。如果能以「覺今是而昨非」的眼光來督促自己,必然更鞭策自己不斷改善,日將月就,累積每日、每月的點滴功夫,學問才能有所成就。圖/Unsplash第四、要不斷更新:吸收新知是一門重要功課,資訊日新月異,若不積極吸收新知識,很快就會遭到淘汰。佛陀在《八大人覺經》中教誡弟子要「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即使菩薩要教化眾生,也須廣學八萬四千法門,才能應付眾生種種的需求。所以真正會讀書、會做學問的人,要像海棉一樣,隨時吸收新知,並靈活運用。以下歸納「為學四要」,提供給每一位虛心向學者參考:第一點、要學而不厭,第二點、要精益求精,第三點、要自我改善,第四點、要不斷更新。 前一篇文章 國慶連假將現人潮 高鐵對號、自由座有管制措施 下一篇文章 蒙古籍貨輪船身進水強靠東莒猛澳港 6名陸籍船員獲救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域勤務 無人機助力高雄輕軌 將增購列車五一黃金周 金門湧陸客高鐵屏東站特區 將辦說明會海鯤艦4月海測跳票 拚9/30達標卓揆為特別預算請命 傅:做政院後盾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