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為學四要 星雲大師 |2023.10.06 語音朗讀 18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學習不能抱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應隨著學問的進展而調整學習的方法。圖/Unsplash 要完成任何事,都要知其訣竅、要領。建一棟房子,要先有設計圖、準備各式建材,技術人員施工等;做一件衣服,要先設計款式、畫出樣板、選擇布料,以及裁縫師的縫製等。先有規畫,按部就班實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樣的,要擁有紮實的學問,也要具備各種要領。為學的要領,歸納為四點:第一、要學而不厭:「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才有求上進的動力。一旦滿足所學,就會生厭停頓。連莊子那樣的大哲學家,都要慨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一般人對學問,怎麼可以淺嘗即足?除了知不足,還要「不恥下問」,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礙於面子,即使不懂,也不敢或不屑請教別人,那就與「進步」無緣。圖/Unsplash第二、要精益求精:學問愈鑽研,愈能體會箇中滋味。以粒子物理為例,以前質子或中子被認為是最小單位,後來物理學家又發現,質子和中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又如「奈米」科技的發明,將分子電子學上向前推進一大步。這些推陳出新,都是精益求精得來,保持這種態度,才會不斷超越。第三、要自我改善:學習不能抱持「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應隨著學問的進展而調整學習的方法。如果能以「覺今是而昨非」的眼光來督促自己,必然更鞭策自己不斷改善,日將月就,累積每日、每月的點滴功夫,學問才能有所成就。圖/Unsplash第四、要不斷更新:吸收新知是一門重要功課,資訊日新月異,若不積極吸收新知識,很快就會遭到淘汰。佛陀在《八大人覺經》中教誡弟子要「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即使菩薩要教化眾生,也須廣學八萬四千法門,才能應付眾生種種的需求。所以真正會讀書、會做學問的人,要像海棉一樣,隨時吸收新知,並靈活運用。以下歸納「為學四要」,提供給每一位虛心向學者參考:第一點、要學而不厭,第二點、要精益求精,第三點、要自我改善,第四點、要不斷更新。 前一篇文章 國慶連假將現人潮 高鐵對號、自由座有管制措施 下一篇文章 蒙古籍貨輪船身進水強靠東莒猛澳港 6名陸籍船員獲救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APEC林信義進場與國旗同框陸勝1號操演 女兵不讓鬚眉台電完成 核電廠現況評估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