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是說】回饋

 |2023.10.04
2191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     

有的公司、工廠一旦發財,左鄰右舍都會來要求回饋,希望能為當地建設付出心力;當然民眾在納稅之餘也希望政府回饋,為人民增加各種福利制度;乃至有回饋客戶、回饋鄉里、回饋意見等。其實,倒不一定要人家來回饋我們,我們自己也要懂得回饋別人。「回饋」有四點:

第一、對父母要回饋以孝順:《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於生養子女之初,從不嫌棄大小便溺的骯髒,撫育時,更是竭盡心力;當兒女長大成人之後,又提供教育的機會;出了社會,還要憂心事業順利與否。父母為子女辛勞了一輩子,為人子女的我們能不報答、不回饋嗎?因此,對父母要能孝順,凡事不要讓父母擔心困擾。

第二、對師長要回饋以恭敬:師長傳授知識給我們,給我們不斷鼓勵,帶領著我們成長,甚至放下了自己大好前途,無私的奉獻教育、提攜後輩,我們能不回饋師長嗎?因此,對師長要心存恭敬,所謂:「有事,弟子服其勞。」心存恭敬,則無事不成,也不負師長的栽培之恩。

第三、對朋友要回饋以幫助: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直踏入社會,我們會結交不少朋友。遭逢悲傷時,朋友是最大的精神支柱,給予我們莫大的鼓勵和慰藉;欣逢歡喜事,朋友是分享的最佳對象;求職時,朋友鼎力協助幫忙;計畫時,朋友提供寶貴意見;遇到任何需要,朋友總是第一個給予幫助的人。反觀自己,朋友給予的幫助這麼多,我有回饋他們嗎?我是有情有義來幫助朋友的嗎?

第四、對社會要回饋以奉獻:日常生活裡,我們能不愁吃、不愁穿,搭車有專人服務,工作有福利保障,交通也便利快捷,一切都是因為社會各界的努力奮鬥。國家積極建設,我們才擁有諸多方便享受,以及一切所需。正因為擁有了這麼多,我們更應該回饋社會,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

圖╱Pexels

一個懂得回饋的人,必定是個富有的人;不懂得回饋的人,則將貧窮一生,希望人人做富貴之人。「回饋」有四點建議,希望大家付諸行動:

第一、對父母要回饋以孝順。
第二、對師長要回饋以恭敬。
第三、對朋友要回饋以幫助。
第四、對社會要回饋以奉獻。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69‧星雲法語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