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緊盯3C 有這些症狀恐是乾眼症

 |2023.09.22
1469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醫師提醒,當出現刺痛、灼熱、發紅、畏光等症狀,恐是休息也難改善的乾眼症。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上班盯電腦,休息時間追劇滑手機,醫師提醒,當出現刺痛、灼熱、發紅、畏光等症狀,恐是休息也難改善的乾眼症,中西醫治療外,可搭配熱敷及按摩緩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戴毓萱指出,輕微的乾眼症在中醫稱為「白澀症」,嚴重者則被歸類為「神水將枯」,主要原因在於陰精虧虛,包括陰虛、內燥、虛火浮越和氣不布津。

眼睛的乾燥感可能不只是疲勞那麼簡單,戴毓萱說,如果症狀由單純的乾澀模糊,進而出現「異物感、刺痛、搔癢、灼熱、發紅、畏光」等症狀,可能已經是即使休息也很難改善的乾眼症了。

戴毓萱表示,從中醫臟象學說看,乾眼症與脾、肺、肝、腎等臟器有關,換言之,眼睛問題也可能反映出其他生理狀況,所以治療乾眼症不僅是滋潤眼睛,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等各方面著手,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圖/freepik

乾眼症好發族群,包括長期配戴隱形眼鏡、長期待在空調環境、時常緊盯3C螢幕、長期駕駛,青光眼、糖尿病、曾經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或是本身有乾燥症病史的民眾,甚至是平時容易情緒緊繃、壓力較大等。

戴毓萱提醒,若希望能治標又治本,除了就醫治療外,還是需要從乾眼症的根源做起,在飲食方面,除了補水,也要補油,像是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EPA、DHA、維生素A、花青素等食物,如胡蘿蔔、菠菜、綠花椰等。

此外,適量休息很重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後,建議每隔20分鐘休息20秒,遠眺約6到7公尺外景色或閉眼養神;同時要減少「乾」的內外夾殺,少吃燒烤炸辣食物,保持室內空氣溼潤,避免直吹空調或風扇。

戴毓萱說,治療乾眼症可搭眼睛周圍的穴位按摩,刺激眼睛的氣血循環,以及熱敷眼睛最多15分鐘等,皆可達到緩和症狀效果,另外也建議縮短配戴隱形眼鏡的時間,以免角膜缺水又缺氧;有症狀應就醫尋求專業,中西醫合併治療,讓眼睛恢復水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