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組合材料更輕、更堅固 可望用在機械工程 DNA玻璃 比鋼鐵硬4倍

編譯/韋士塔 |2023.09.09
986觀看次
字級
自組裝DNA結構可創造低密度、高強度的材料。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從汽車、飛機到醫療設備,許多重要的物品若能採用更堅固、更輕巧的材料,性能及效率都可提升,但這2項特點彼此矛盾,也成為科學家持續投入研發的領域;近來,美國研究人員整合2種基礎材料,創造出密度極低但非常堅固的新材料。

康乃狄克大學的材料科學家李石宇(Seok-Woo Lee,音譯)與哥倫比亞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合作,使用DNA、玻璃,創造一種新材料。李石宇表示:「以相同密度來說,我們創造的新材料強度勝過任何其他材料。」

參與研發計畫的奈米材料科學家岡格(Oleg Gang)戲稱:「我是電影《鋼鐵人》的忠實粉絲,他的盔甲非常輕,而且非常堅固,這樣他才能高速飛行,而且能夠承受敵人的攻擊。我們的新材料比鋼鐵輕5倍,但強度是鋼鐵的4倍。」

材料科學專家指出,目前確實有一些金屬比鋼鐵更輕也更堅固,例如:鈦。一些合金的性能甚至更優異,可用來製造更輕便安全的防彈衣、更優質的醫療器材,以及運行速度更快也更安全的汽車或飛機。近年來,由於冶金技術已達瓶頸,合金新材料相當有限,但奈米技術讓這個領域出現契機。

李石宇研究團隊把這項創新材料發表於《細胞報告物理科學》(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報告指出,研究人員使用DNA為基礎結構,接著加上玻璃塗層。

使用玻璃為材料,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因為玻璃是易碎物質,一旦其結構出現缺陷,例如:裂紋、刮痕,就會碎裂。然而,在結構完好無缺的情況下,1立方公分的玻璃可承受10噸壓力。過去玻璃未能被視為堅固材料的主因,是製造毫無瑕疵、面積較大的玻璃難度過高。

拜奈米技術突破所賜,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團隊順利以微型但結構完美的玻璃,創造出堅固無比的材料。

研究人員表示,玻璃的厚度小於1微米(μm)時,其結構幾乎完美;由於玻璃的密度遠低於金屬及陶瓷,以奈米級玻璃製造的結構可擁有堅固與輕巧2大特點。

研究團隊設計一種自組裝(self-assembling)DNA結構,這種DNA結構有特定的長度及化學性質,能自行組合成材料的框架。若以建築物比喻,這種DNA框架就是支撐房屋的梁柱。研究團隊在這種自組裝DNA結構塗上極薄的玻璃材料,厚度僅約數百個原子。

以這項技術創造的材料,玻璃僅覆蓋在DNA框架上,材料的空間不會被填滿,類似房屋或建築物內的房間。這樣的結構,成為所未見的強度與輕盈度組合。

研究團隊正嘗試以更堅固的碳化物陶瓷,取代玻璃塗層,持續測試及開發更堅固的材料。

岡格表示:「使用DNA架構設計的3D框架奈米級材料,為機械工程及材料領域開創充滿各種機會的前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