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自產茶葉多以條形為大宗,外觀為條索型、味道清香,著重新鮮花香氣,與重火烘焙味道明顯區隔。故從外觀、氣味能夠容易分辨真偽。圖/李定宇
【本報新北訊】刑事局偵七大隊昨日前查獲北市某茶行使用越南低價茶葉,混合包裝宣稱是南投得獎茶,並在新北九份及北市開茶行販售,使不知情民眾用高價買到越南低價茶葉。
新北市農業局對此表示,真正新北自產的茶葉多為外觀條狀、茶氣清香,民眾可多向農會購買以免買到假貨。衛生局則表示販售假茶未完整標示則違反食安法最高罰300萬元。
刑事局昨(7日)公布北市某茶行官方網站及包裝標示宣稱是用南投在地茶葉烘焙製成,並主打是比賽得獎茶,但調查發現實際是使用低價越南茶葉烘焙而成,並標示台灣茶高價販售藉此謀取暴利。犯嫌還分別在北市及新北九份開立茶行販售假茶,導致不知情民眾花高價買到低價茶葉。
新北市農業局對此表示,坊間查獲境外茶混充國產茶販售,多是球型烏龍茶,易於包裝運輸。
新北市自產茶葉多以條形為大宗,外觀為條索型、味道清香,著重新鮮花香氣,與重火烘焙味道明顯區隔。故從外觀、氣味能夠容易分辨。
農業局鼓勵民眾可直接向茶葉產地農會、星級製茶廠或在地茶農購買,避免買到假茶。
新北衛生局則說,農業局及衛生局近年皆配合農糧署辦理「國產茶稽查專案計畫」,農政單位主導市售茶品溯源標示查察及抽樣進行產地鑑別,衛生單位配合進行食品標示查察。
農政單位針對茶葉產地鑑別報告為「境外茶」可依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辦法裁處移送檢察署偵辦。若食品未完整標示違反食安法規定,可依法裁罰最高300萬元維護消費者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