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台灣管風琴之美」特展,民眾可以摸摸看每個管子的造型,甚至親自彈奏。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一屆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即日登場,除了推出系列音樂會,也將在台北市剝皮寮歷史街區舉行為期一個月的「發現!台灣管風琴之美」特展,除了分享台灣二十多座管風琴故事,也展出艋舺教會第一台、具百年歷史的簧風琴。
策展人、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表示:「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原來台灣有管風琴文化,打破過去神祕、高貴的印象,甚至透過實際觸摸,體驗『管風琴就該這樣玩』。」
為了這次特展,余曉怡還跟團隊採集全台二十多座管風琴的故事與文化史料,藉由照片、影片及訪談的歷史故事,讓大眾發現管風琴跨界結合建築、美學、人文歷史之美,並請樂器公司贊助,自製機械管風琴「原型」,「我們希望管風琴能和大眾接觸,讓民眾可以摸摸看每個管子的不同造型,甚至親自體驗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