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踏查】 沒有猴子的阿猴城

文/黃筱婷 |2023.09.04
1683觀看次
字級
朝陽門原是阿猴城的東門。 圖/屏東縣政府

文/黃筱婷

在炎熱的夏季,我搭乘火車南下前往阿猴城。「阿猴」是屏東市的古地名,這裡過去是馬卡道族阿猴社居住的地區,乾隆時期就已經有許多漢人來此處進行開墾,然後出現街市;為了安全考量,在道光年間開始興建城牆,這便是阿猴城的由來。

我來到屏東公園,園內的運動場旁有一座巨大的城門,上面寫著「朝陽門」三個大字,即是從前阿猴城的遺址,過去在城門內都會有士兵守衛著。阿猴城原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但是日本政府認為這些城門影響到交通的便利,索性便把阿猴城的西門、南門及北門給拆除了,只留下眼前這座矗立於屏東公園的朝陽門。

眼前這座僅存的阿猴城東門──朝陽門,興建於道光十六年,目前已被列為屏東的歷史建築。城門下方以鵝卵石堆砌而成,上面再逐一砌上紅磚,看起來依舊相當穩固。城門正中央有一道拱門,走近一看,感覺自己彷彿更貼近阿猴城的歷史了。

阿猴神社的舊址,其實也位在屏東公園朝陽門之內,只可惜完全沒有留下任何遺跡。阿猴神社建造於一九一九年,主要是為祭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建,因能久親王曾經帶領軍隊來到台灣,舉凡他曾經抵達之處,日本政府都會建造紀念碑或是神社以茲紀念。

雖然現在已經看不到任何阿猴神社所遺留下來的建築,但在神社舊址旁倒是有座「光復紀念碑」。

這座紀念碑原為「忠魂碑」,是為紀念阿緱廳於「霧台抗日事件」、「四林格事件」等衝突中戰死者共二十五人所建。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忠魂碑上面的字跡就被抹去,更改為眼前所見的光復紀念碑了。

光復紀念碑乃石頭所砌,由最下方的基座、中間的碑文,以及刻有「光復紀念」的方形石塊三個部分所組成。這座紀念碑,就這樣靜悄悄待在屏東公園的角落,雖然石塊上的碑文早已被抹去,無法辨認其文字,但多少能窺得那曾經屬於阿猴城的一縷浮光掠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