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林衡道 撰文/邱秀堂
台中市原名「東大墩」,世居住民以福建漳州的移民占多數,也有少數廣東客家後裔。
監生吳鸞旂,人稱「吳部爺」,是清光緒時東大墩的首富。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台灣建省,首任的省長官台灣巡撫劉銘傳,命令吳鸞旂為建造東大墩台灣府城工程的總理。吳鸞旂豪華的邸宅,光復以後仍然存在於台中市大智路,後被毀,現只保存大門一座,移建於台中的中山公園,以資紀念。
吳東碧是吳鸞旂的兒子,人稱「東碧舍」,「舍」就是「少爺」二字的走音。他堪稱為台灣中部首屈一指的闊少爺,平日揮金如土,在台灣還沒有私家汽車時,就不惜重金買了一架小飛機。在上海、北平燈紅酒綠的場所,「東碧舍」的名氣也十分響亮。
風光如繪的吳鸞旂墓園,俗稱「吳家花園」,坐落在台中縣太平鄉車籠埔的山丘之上,背山臨流、景色絕佳的墓園,是日治時期吳東碧精心建造的。尚未被毀之前,周圍有蜿蜒將近半公里的粉牆,上頭開了不計其數的綠色磁窗,園內遍種荔枝,古樹參天、蒼翠欲滴。可惜現在美景已經蕩然無存,土地出售為住宅區,經內政部列為古蹟保存的僅留墳墓部分,供人憑弔。
吳家墳墓原在荔枝叢林的盡頭,是一座文藝復興式的歐式墓園,雕塑精美、格局雄偉,其壯麗、時髦,堪稱台灣唯一。
吳鸞旂的墓碑,是一塊埃及式的尖頭石柱,兩側還排列許多吳氏家人的大小墓碑;其中最受人注意的,當然是「東碧舍」吳東碧的豪華墓碑。此外,東碧舍之女、名詩人吳燕生的墓,也是遊客會去憑弔的地方。
吳燕生,出生於燕京(北京),故名燕生,為日治時期台灣少數的女詩人。台灣光復後,我常在台北很多詩會中遇見她,登場吟唱詩時,每每博得喝采,很受歡迎。
吳燕生佳人薄命,一生婚姻不如意,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去世,葬於此墓園中,其墓碑文字出自陳立夫手筆。女詩人去世後,其愛女吳北向無法解決祖產土地,便黯然離開台灣,移居美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