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妙書法師
長生不忍見父王被殺,轉身回到山中,因悲傷憤恨,號哭吐血不止,說:「我無法遵從父王的臨終教誡,必當報仇,以償血債。」
之後長生出山,為貪王大臣種菜,因手巧萬能,甚得大臣賞識。有一次為大臣掌廚,請貪王用膳,貪王甚是滿意,便提拔為隨侍近臣。
貪王對長生說:「長壽王有一太子,是我大敵,你要保護好我。」長生應諾。
有一天,長生隨貪王出外遊獵,故意迷路與大眾走失。二人獨處山中三天,飢餓困乏,貪王將身上佩劍交給長生,枕在他的膝上睡覺。
長生趁機拔劍,想殺了貪王報仇,忽然想起父王臨終的教誡,把劍收了起來。
貪王忽然醒來,對長生說:「我夢見長生太子想要殺我。」長生說:「山中暑熱,不好安眠。大王有我護衛,有什麼好擔心的?」於是貪王又睡了過去,長生此時又生殺害之心拔劍,可是又想起父王的話,把劍收起來。如此三拔三收,最後棄劍,說:「我為我仁慈的父王,原諒放過你一命。」
此時貪王突然驚醒,對長生說:「我夢見長生太子原諒我了。」
長生說:「我就是長生太子,為了報殺父之仇,才到大王身邊。但想要報仇時,都會想起父王的臨終遺言,於是三次拔劍,又三次收劍。希望大王殺了我,以解除我心中憤恨報仇之沉重負擔。只要我死了,就不會再起惡心。」
貪王悔過,說:「你的父王,純德高行,雖然亡國,但不亡失高貴品行,可謂是聖人。身為人子,能保全父親的操行,是真正孝子。我今天命在你手中,你都能赦免不殺,將來又怎麼會殺我呢?」於是長生重新引導貪王走回正道,與群臣會合。
貪王問大眾認不認識長生太子,大家都說不認識。貪王指著長生說:「這位就是長生太子,我今天將國家歸還給他,自今以後結為兄弟,禍福共享。」從此二國和睦。
佛陀告訴比丘們:「當時的長壽王就是我,長生太子就是阿難,貪王就是調達。雖然調達世世以惡意對我,但我都仁慈救濟。而阿難與調達本就無怨,所以不會互相傷害。我世世修忍辱、布施,所以今天成就佛道,為三界之尊。」
(下)
──節譯自《六度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