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共構特展,首次公開八田與一署名的手稿。圖/台史博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氣象、水利、農業灌溉、文資等單位,以嘉南大圳為題,共組水議題研究團隊,歷時三年多的研究成果──「流域共構:雲嘉南百年水利與環境特展」昨日在台史博登場,展覽中不僅首次公開嘉南大圳建造者──八田與一署名的《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手稿,也讓民眾從中看到台灣水利人傳承百年的職人精神。
台史博表示,「流域共構」帶觀眾從日常生活周遭的水圳、河川等水環境開始觀察,回顧百年來雲嘉南地區的水資源利用。包括八田與一為首的水利工事團隊,如何利用科學調查與數據資料,掌握地形、雨量等自然條件,並善用環境特色、就地取材,完成長達一萬五千六百多公里、跨雲嘉南區域、供灌十五萬甲地的大型水圳工事。
特展也將首次公開台史博三年前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發現,由八田與一署名的《官佃溪埤圳工事說明書》手稿,也是嘉南大圳的工程計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