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青
前些日子收到保險公司通知,因為癌症險條款要求死亡理賠需附上病歷與護理紀錄,所以我這周又匆匆回了台北一趟,到台大醫院申請相關資料給保險經紀人。
我本以為病歷與護理紀錄只單純記錄母親的病史,想不到印出來足足有四百餘頁。大至醫生擬定治療方針,小至護理師對母親身心靈的關懷追蹤,都詳實記錄在那本厚重的病歷簿裡。
讓我心疼的是,母親有許多護理紀錄是「焦慮」。值班護理師於病歷簿記錄著她對當下的擔憂、未來的茫然與死亡的恐懼。
直到過世前十天,母親已無意識之時,病歷簿的資料驟減,而我也明白當時的母親再也無法表達自身的情緒,彼時是所謂的彌留狀態吧!她神情呆滯,和她說話也得不到她的應答。那時,我唯一能對她說的便是:「媽媽,向著那道光走去,無病無痛了……」雖然很不捨,但也只能這麼引導她,前往無憂無慮的天堂。
好後悔啊!倘若能早一點休學,或許能陪母親久一點。
後來的病歷紀錄幾乎都是英文,且是醫療的專業術語,我也不知道內容是什麼。我想知道,卻不敢知道……一直看到最後,民國一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二十一時十一分,母親死亡,病歷也停止在這一頁,而我和母親的相處也停留在這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