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建材改造 廢墟變身哈比屋

 |2023.08.17
895觀看次
字級
韋芙和丈夫在森林的廢墟中,打造一個像是哈比人的家。圖/取自FB@Katherine Wyvern
韋芙從二○一六年開始,清除廢墟中的瓦礫和荊棘。圖/取自FB@Katherine Wyvern
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具,與外面的風景自然融合。圖/取自FB@Katherine Wyver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婦女韋芙(Katherine Wyvern)和丈夫,在森林雜草叢生的舊廢墟中打造一個像是電影《魔戒》中的哈比人(Hobbit)之屋,玉米棒製作的牆上用居爾特(Celt)風格的藝術品裝飾,土質、長滿植物的屋頂和綠色前門給人夢幻的感覺。

韋芙和丈夫二○一四年購買多爾多涅省(Dordogne)一塊只有幾英畝的土地,這裡有許多隱藏在森林中的廢墟,從二○一六年開始,這對夫婦清除廢墟中的瓦礫和荊棘,在二○一八年完成兩座小型附屬建築。他們一直在考慮如何利用這兩棟建築,韋芙表示:「我和丈夫還有朋友站在那裡,我說,『我要住在這裡』,他們都笑了,我接受挑戰。」

堅持自然風格 不用機械蓋屋

這對夫妻刻意保持全自然風格,建築過程中不使用機械設備,他們二○一七年建造長滿植物、自我支撐式的屋頂,這使他們能夠避免因太重而無法手動安裝的梁柱。屋頂鋪設秸稈,並覆蓋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喜歡樹木下陽光斑駁的陰影,效果非常適合家的外觀。

接著,他們二○一九年開始雕刻玉米棒牆,「玉米棒是粘土、沙子和稻草的混合物」,韋芙解釋:「玉米棒牆需要石頭為基礎,將它們從潮溼的土壤中抬高,乾燥之後會連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結構。」

小屋有一個雕刻而成的拱形開口,韋芙和丈夫從鋸木廠獲得木板,用來固定天花板、門階、窗框,拱形開口和牆壁。二○二○年安裝地板之後,小屋終於可以入住,夫婦倆二○二一年添加陰涼的門廊,用二年雕刻精美的樹柱支撐質樸的遮陽篷。

他們在花園裡種植自己的食物,從花園經過一條石頭小路穿過門廊,再越過綠色的前門就進入房子,房間的一側是廚房,另一側是光線充足的工作台,一個梯子在底部通往睡覺的閣樓。

藝術品當裝飾 充滿復古氣息

房間裡有復古及手工製作的家具,韋芙說,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具與外面的風景自然融合,就像哈比人的住所一樣,他們的住所出奇地舒適,她補充說,因為玉米棒是一種極好的隔音材料,所以屋內很安靜,而且法國西南部夏季的氣溫可達華氏一百度(約攝氏三十七度),但室內非常涼爽。

這些有機形狀的牆壁似乎與自然融為一體,四周裝飾著韋芙創作的藝術品,她說:「它具有永恆的品質,就像某些已經生活好幾代家族的老宅一樣,儘管我們從七年前幾乎從零開始。」

韋芙自豪地與客人分享她的藝術品,這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幾乎所有看到我家的人,都會立即被強烈的童話美學和獨特性所吸引」,她說:「有些人根本不相信這是真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