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揭牌啟用「產業人才培訓據點」。圖/高雄大學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很多運動員熱愛運動場上的競技,但隨著體力或運動傷害,讓他們要重新面對新的職涯。體育署、高雄大學及企業攜手推動「績優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鼓勵運動員不設限,給自己開啟轉換跑道到半導體產業的機會。
體育署、高雄大學今天揭牌啟用「產業人才培訓據點」,同時為「績優選手前進半導體培訓計畫」舉行首梯次開訓典禮,「助攻」參與學員以「先聘後訓、保證就業」加入科技大廠,不僅從運動員轉換跑道習得第二專長,還能成為半導體工程師。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肯定運動員是國家寶貴資產,展現優異成績就是展現國力、維持國際競爭力;教育部持續建構就業輔導方案,盼建立選手與半導體產業銜接的培育機制,並成為複製到全台的典範。
高雄大學校長陳月端指出,校方致力於「產業鏈結、社會鏈結、學用合一」。5月啟動計畫說明會後,隨即展開為期2個月的招募宣導,獲得協辦大學、教練、選手的熱烈迴響。
提供就業機會的日月光電子人資副總李叔霞肯定這項培訓計畫,她強調企業用人看中選手重視團隊、高自律、高抗壓的特質,盼這些轉換跑道的選手能帶動企業的正向氣氛與效能。
圖/高雄大學提供
曾經參賽全大運的中山大學游泳選手陳彥樺肯定計畫職涯地圖和培訓課程對她有很大的幫助,盼轉換職涯跑道,脫胎換骨從「出發跳台」改站「科技舞台」。高雄大學木球球員李哲勛也強調有耐勞及不怕苦的毅力,報名受訓磨練,也盼激發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