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補習班工作半年,看到一群可憐又無奈的小六學生。」
功文文教基金會輔導員陳麗真語帶心疼地說起那段日子。那時,陳麗真因對教育事業有興趣,所以選擇到補習班工作。
陳麗真班上學生是教改第一屆的孩子,不僅加減乘除的計算能力很差,且學校課業也很重,孩根本沒時間和機會重新打好基礎。陳麗真很著急,希望能提升學生能力,但卻不得不面對現實面的問題。
後來,陳麗真開始接觸功文式教育,深刻地感受到,如果可以讓孩子輕鬆學習,又有良好成效,那真是很吸引人。雖然曾疑惑,真的可以做到嗎?經過六年,陳麗真逐步驗證功文教育的專業與效果。
功文式教育不僅可以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問題,更能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正確態度。
陳麗真看到許多家長寵愛孩子,甚至讓孩子決定所有事情,她說就像「小孩開大車」一般,非常危險。
陳麗真說:「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缺乏抗壓性、無法堅持到最後。」她常與家長溝通,應讓孩子學習等待及忍受挫折,這是一項重要課題。
陳麗真常聽到家長說,孩子考試考不好是自己的責任。她會進一步與家長分享,希望父母學會放手,如此孩子才能真的長大。
陳麗真積極在社區帶動親職教育的觀念,她常陪社區幼兒唱童謠、念唐詩,甚至邀長輩排數字盤,因為這些練習不僅可幫助老年人減少失智與退化,更可讓他們走出戶外,接觸更多人。
她希望能當孩子和父母的推手,讓更多家庭圍繞在和諧氣氛裡,也讓生命更有價值。
(蔡曉萍/功文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