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民間智庫Stratfor表示,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在面臨通貨膨脹威脅的當前,已逐漸捨棄維持本國貨幣對美元弱勢的外匯策略。印尼、台灣與南韓的央行為對抗油價飆漲導致的通膨威脅,二十七日都傳出拋售美元、扶持本國貨幣的作法。
Stratfor在提供給客戶的公告中說:「亞洲國家央行周二採行的鞏固貨幣措施,反映出政策的轉變。」此外,「這未必代表另一次危機的開端,但至少說明許多東亞國家已開始走上另一路。因為他們再也無法跟上商品價格的飆升。」
專家表示,亞洲國家鞏固貨幣的用意在於想讓進口貨物變得便宜,以抑制石油飆升帶來的通膨效應。
亞洲國家以往都致力維持本國貨幣的弱勢,以較低價格在外國市場取得更高的需求,並扶持出口導向的經濟。但這只在美元購買力強大,還有石油、糧食等原物料價格低廉的時期,才能發揮功效。如今情勢剛好相反,油價已飆到每桶一百三十美元以上,對製造業為主的亞洲經濟帶來嚴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