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童話】蘇丹的犀角

文/I'm check雀可  |2023.08.10
1199觀看次
字級
好書推薦: 《蘇丹的犀角》 ◎ 文/戴芸 ◎ 圖/李星明 ◎ 出版社/維京出版 圖/維京出版提供
圖/維京出版提供
圖/維京出版提供

文/I'm check雀可

大型的野生動物之於我們,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比如獅子、老虎、長頸鹿、大象,都是繪本裡的常客,但,實際上要跟牠們面對面,如果不是造訪牠們的原始棲地,那就只能在動物園裡與牠們相遇了。

雖然現在動物園積極轉型成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的場域:以動物的福祉為優先,致力於提供園區裡的野生動物更友善的生活空間。只是,對被豢養在柵欄裡的動物來說,再怎麼仿擬棲地環境,終究還是比不上原生的棲地自然。

不過,對於某些因為棲地被破壞嚴重或因為具有龐大的經濟價值,而面臨嚴重盜獵威脅的物種來說,比如擁有美麗象牙的大象;或是犀角被視為有治癌療效的犀牛(實際上犀牛角的成分與我們的指甲差不多),動物園的存在成為了牠們最後的庇護傘。

今天我們分享的《蘇丹的犀角》,講的就是全世界最後一隻雄性北非白犀牛「蘇丹」的一生。故事從蘇丹的童年展開,畫面從小蘇丹與媽媽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散步開始,如同過去歲月靜好的每一天;翻頁,畫面裡一輛黑色吉普車揚長而去,只留下滾滾沙塵,而蘇丹依偎在媽媽身旁,背後的夕陽又大又橘,午後陽光依舊炙熱,然而犀牛媽媽頭上鮮紅的血點說明了一切,蘇丹從此成了孤兒。

後來,蘇丹經由人工捕獲,告別了廣闊的非洲大地,被移送到捷克的動物園。這個時期,別於前面橘紅色調的溫暖,繪者以藍冷色調表現,暗示著蘇丹離鄉背井的孤獨,而這一待就待了三十多年,橫跨了蘇丹的童年到青壯年階段。直到二九年,蘇丹再次回到非洲的保護區。只是,為了避免遭受盜獵者的覬覦,保育人員預防性的鋸斷牠的犀角,而蘇丹也在這裡度過牠的餘生。繪本的最後一頁,是蘇丹的剪影映照在非洲草原上,像是永遠與故鄉同在。

二一八年,蘇丹因健康惡化,與世長辭,自此,世界上僅剩四隻雌性北非白犀牛了。回顧蘇丹的一生,或許牠從不明白自己之於物種存續的重要性。身為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除了童年前幾年擁有真正的自由以外,剩下的時間都待在動物園裡被「保護」著,也因此避開許多生存威脅,最終活到四十五歲。只是,對蘇丹來說,這樣的命運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



註:《蘇丹的犀角》獲得第七屆豐子愷圖畫書獎首獎,是充滿教育意義的繪本。本版曾推薦導讀,這次從別的角度分析,期望能喚起大家的生態保育意識。

好書推薦:

《蘇丹的犀角》

◎ 文/戴芸

◎ 圖/李星明

◎ 出版社/維京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