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人 文/星雲大師 |2023.07.30 語音朗讀 47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一九八九年,我的母親到美國洛杉磯小住,讓我有機會晨昏定省,早晚侍奉,聊盡兒女之情。有一天,我在西來寺舉行佛經講座,講《金剛經》。我不知道九十多歲的母親,竟然也坐在後面聽經。那時候是有收門票的,每一個聽眾是六十塊美金,我不知道他有繳門票沒有。我講過經以後,按照平日慣例,在晚上睡覺之前,我都會去向他問安。他一見到我就說:「你啊,出家到今天,都不會講經。」我一聽,嚇了一跳,我在佛教裡講經弘法數十年了,怎麼母親在我即將七十歲的時候,竟然批評我不會講經?圖/unsplash但我心裡也想,你也是一個不認識字的老太太,也不懂佛法,怎麼知道我會講經、不會講經呢?那我也就好奇的問:「您怎麼知道我不會講經?」「剛才你講經,我聽到你對那麼多的信眾講『無我相、無人相』。你講『無我相』可以,你不計較、不執著、不自私;但你不能『無人相』啊!對人我們要尊重、要示好、要表揚、要幫助,你怎麼講『無人相』呢?心中無人,你目空一切,這樣的傲慢、不謙虛,還會講經嗎?」我聽了以後才知道,原來剛才我講《金剛經》的時候,他聽到我的這一段話,有所誤解。佛教裡面,教人要「離四相」,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絕百非」,斷絕一切不好、非法的。這是一般佛法裡,經常提到的道理,假如我和人有對立,我心中有人和我,就有分別,就會執著,就會對立。所以佛教教我們要「人我雙亡」,當然就要「無我相、無人相」了。但是我後來一想,母親說得也不錯,按照我們今天在社會上立身處世,不能天天在那裡唱高調,把佛法的義理拿出來「無我相、無人相」。我們對自我,當然是要謙虛,對自我的執著要去除,對自我的煩惱要消除,這是必然的;但是對別人的尊重、包容、敬愛、服務、幫助,也是必然的。所以,「無我相」容易懂,「無人相」這需要做說明。圖/unsplash這個社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重,以人為我們的助緣,假如沒有人,我一個人怎麼能獨自生活在世界上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要靠士農工商供應;我對做人處世的知識,也要靠師長、朋友給我的指導;我在社會上能可以活動,也都要靠各界的朋友幫助,我應該心中要有人,我才能活得很安然,活得很自在。我覺得母親的話,是站在人間來講,不要談玄說妙,不要太過抽象,把佛法變成哲學;在現實的人生,也要以人為主:我要關心人的苦樂、貧富、有無,我要關心人的事業、生活,他們的難易都與我有關,我應該要能為人服務。過去說,我心中有佛,佛能在我的心中嗎?心中有人,人也有佛性!假如心中有聖賢,我的心裡不是能和聖賢靠近嗎?假如我心中有慈悲喜捨,我心裡不是有慈悲喜捨嗎?假如我心中有觀音、文殊、地藏、普賢,這許多大菩薩的悲智願行,我不是也能學到他們的精神,效法他們的特長嗎?理和法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不是一步登天,不是天天喊口號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實際上卻還是天天在那裡自私、執著、貪瞋、愚昧;天天我的家人、我的親戚、我的兒女、我的錢財、我的房屋、我的所有,這樣的執著,光是說「無我」,怎麼「無」得了呢?「無人」更加的不當。圖/unsplash所以在佛法的信仰裡,先把我執淡化,我的貪瞋愚痴消除了,慢慢對於別人的一些傲慢、批評、排擠、嫉妒,也慢慢能消除。不要覺得人家都是來障礙我的,其實別人都能成就我;只是人家給我的因緣,我也應該給人家好因好緣,這也未嘗不好? 人間佛教就是從人做起,從人到佛,這個信仰的歷程,不是在理論上談「我就是佛」;理雖如是,但在事相上,還是要修持。所以對於人我的關係,還是要講究能可以和諧,能可以和好,能可以和平。我心中有佛,那是最高的境界,因為我與佛,彼此如一,這就是神聖性;我與人,也沒有分別,我視人如己,我心中有人,這不也是人間佛教初階的學道者,應該要具有的道德、倫理觀嗎?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70 一半一半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7】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71 人生的價值值多少?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⑩【佛教管理學②】 佛法的管理法⑨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 作者其他文章【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⑩【佛教管理學②】 佛法的管理法⑨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