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更好的自己

文/蔡琇韶  |2023.07.30
2039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蔡琇韶

晨起,我從花蓮轉運站搭第一班公車,跟著一對年輕的情侶在龜庵下車,當我爬上涼亭,氣喘噓噓的問迎面而來的旅客:「這裡是大石鼻山嗎?」有一個男士回答我:「是,這裡是大石鼻山。」又問:「為什麼公車站名是龜庵。」這名男子說:「大石鼻山位於磯崎遊憩區的南端,因為突出海岸的位置像鼻子,而山形似龜背,所以大石鼻山又稱龜庵步道。」

好奇心驅使我喜歡旅行,在旅行途中,很多未知的人事物,讓我有機會遇到,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模式,眼前的這位男士是石雕家卓老師,看到我一個人出來旅行,流露出驚歎的語氣:「你怎麼這麼勇敢,敢一個人出來旅行,不怕危險!」頓時,我回應:「年輕時獨自旅行偶爾還是會怕,歷經歲月淘洗後的我,已經把一個人的旅行,轉化成一種生活方式。」

他在和我相遇的片刻,和我聊起他從佛法中體悟出石雕創作是減法的歷程,他認為專注活在當下,是創作的重要泉源。

我與卓老師聊到我的旅行一直在作減法行程,我想在每個點停下來,遇見更好的自己。聽過一句話: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從大石鼻山經過新豐隧道口來到石梯坪,面對療癒壯闊的山景,特有的壺穴景觀,我爬上白色的岩石上面,俯瞰太平洋衝擊珊瑚礁的浪花,這遺世美景,在山與海的樂章裡,呼吸與節奏就像裝飾音,澎湃了景點的感情厚度。

我像個撒野的小孩,在石梯坪走呀走,看呀看,顧不得正午的烈日,拿著手機請過往的遊客幫我拍照。離開石梯坪搭公車來到月洞奇觀休息區,搭船在專人導覽下,進山洞看蝙蝠,洞內有兩個洞穴,岩壁上四處可見蝙蝠群的身影,倒掛在鐘乳石上面。

走出月洞在候車亭,我遇見一位來自新加坡、獨自自由行的女孩,我問她獨自來台灣,不會害怕嗎?她說:「會,但不要想太多。」想想我到了六十歲,才開始實現年輕時的夢想深度旅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當我跨出第一步獨自旅行時,我知道我離夢想很近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