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本土破700例 疾管署籲留意重症徵兆

 |2023.07.28
1476觀看次
字級
因應本土登革熱疫情,衛福部長薛瑞元(前右2)25日由疾管署長莊人祥(前右)陪同南下,至雲林、台南登革熱疫情熱區視察。圖/疾管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登革熱本土病例已破700例,且出現今年首例死亡。疾管署發布致醫界通函,提醒醫師注意登革熱重症警示徵兆,若有遇病例死亡,開立死亡證明書時務必註記登革熱相關病名。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曾淑慧今(28)日告訴中央社記者,疾管署統計至7月24日,登革熱本土病例中,年齡大於60歲者占逾4成,染病族群年紀偏高,因此提醒醫師在診療時,務必注意相關症狀和警示徵兆,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曾淑慧並指出,以25日公布的今年首例死亡個案台南4旬女子為例,除確診登革熱以外,也有熱衰竭情況,為確實統計登革熱所造成衝擊,提醒醫師在開立死亡證明時,不論登革熱是直接或間接死因,都務必清楚註記。

疾管署發布致醫界通函指出,累計至7月26日,全台登革熱本土病例共704例,為近10年同期最高,其中1例個案死亡。

由於目前正值流行期,籲醫界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並留意臨床上具登革熱重症徵兆個案,及早診治以減低對健康的衝擊。

高雄市26日新增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1例,市府衛生局規畫個案住家周邊100公尺範圍強制地毯式孳生源檢查及化學防治等緊急防治工作。圖/高雄市衛生局提供

疾管署現行對登革熱死亡病例統計定義,為病例須於傳染病通報系統具確診紀錄、確診至死亡日距60日(含)內、死亡方式為自然死(排除意外死、自殺、他殺、不詳)且死亡證明書的死因甲、乙、丙、丁任一欄有記載登革熱相關病名,即列入登革熱死亡統計,因此統計仰賴醫界於死亡證明書中記錄。

疾管署呼籲,若臨床判斷登革熱為死亡原因之一,務必確實登載。

醫師診療病患時,留意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疹、白血球減少、噁心、嘔吐、血壓帶試驗陽性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個案,詢問其旅遊史及活動史等資訊,並立即通報。

此外,亦要提醒疑似感染個案,返家休養若出現腹部疼痛及壓痛、持續性嘔吐、黏膜出血、嗜睡及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紫斑、流鼻血、吐血、解黑便等登革熱警示徵象,務必立即回醫院診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