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冰飲品腸桿菌群超標 吃冰不想拉肚子要注意這點 |2023.07.26 語音朗讀 6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食藥署檢出6件大腸桿菌等「腸桿菌科」微生物,毒物醫師表示,腸桿菌群等微生物無色、無味,肉眼無法觀察,尤其夏天在7°C至60°C「危險溫度帶」環境中,細菌非常容易孳生。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食藥署今(26)日公布最新冰品、飲品的全台衛生稽查結果,包含清原芋圓、COLD STONE酷聖石冰淇淋、鮮芋仙等知名連鎖店都因「腸桿菌群」超標而遭衛生局裁罰,毒物醫師表示,腸桿菌群等微生物無色、無味,肉眼無法觀察,尤其夏天在7°C至60°C「危險溫度帶」環境中,細菌非常容易孳生。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此次共查核371家業者,抽驗408件飲料、冰品及其原料,結果有6件檢出大腸桿菌等「腸桿菌科」微生物,違規產品及業者已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法處辦,共計裁處18萬;違規業者為清原芋園、COLD STONE 酷聖石冰淇淋、阿義鳳梨冰、鮮芋仙、甘蔗媽媽等知名連鎖業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腸桿菌群與大腸桿菌不同,腸桿菌群的培養檢驗只能看出整體衛生情形是否不佳,並非針對特定的菌種做檢驗,例如大腸桿菌。圖/Pexels顏宗海說,民眾若吃到腸桿菌群超標的食物,多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通常服藥後就能康復,但抵抗力弱的幼兒、長者就得擔心敗血症,嚴重的腸胃炎也可能會導致脫水、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造成生命危險。「買冰要觀察業者配料放在哪。」顏宗海指出,細菌在7°C至60°C的環境下皆可孳生繁殖,醫學上稱為「危險溫度帶」,若民眾去買冰,發現業者某些配料並非放在冰箱,而是放在「室溫」環境就要留心,食物在室溫超過一個小時,就容易孳生細菌,因此買了之後也都要在一個小時內吃完。除此之外,飲品、冰品調製人員的細節也可以觀察,顏宗海表示,剉冰的冰塊應該戴手套拿取、置放,因為手上平常就會有微生物在上面停留,若直接拿取食材,就容易造成食品汙染,口罩、帽子等配備也都可以注意;同時,工作人員若身體不適也不宜調製食品,避免細菌汙染食物間接傳染給消費者。 前一篇文章 上半年房屋買賣移轉創5年新低!新竹縣崩跌3成 下一篇文章 史豔文、藏鏡人、黑白郎君經典對決 黃俊雄特展看得到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5【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6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7【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8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2025.11.0909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10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川普第2任期 首軍售台102億M1A2T將納入國軍指管系統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