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古坑鄉前草嶺村長蘇俊豪(右三)每年都會代表薛羅紗送毛衣給各地偏鄉孩童。圖/蘇俊豪提供
【本報雲林訊】90歲「毛衣奶奶」薛羅紗受母親影響,練就一身裁縫好手藝,每年請託友人代送手織毛衣給偏鄉孩童穿暖,921大地震後,她隨家人到雲林縣古坑鄉草嶺賑災,從那之後,每年耶誕節前夕都會送毛衣至當地,日前她正在織最後2件毛衣時睡著了,安靜祥和的離開,家人表示,會替她完成遺願,把愛送到偏鄉。
為愛穿線編織 克服高齡不便
薛羅紗是金門人,她的母親是裁縫師,從小耳濡目染下,也造就一雙巧手,後來定居台北,由於過去深刻感受冬季的寒風刺骨,為了照顧沒有暖和衣服穿的偏鄉孩童,30多歲開始,她會利用空閒時間織毛衣,一針一線都編進了滿滿心意。
前草嶺村長、台灣繪本美術館館長蘇俊豪回憶,薛羅紗因921賑災與草嶺結緣,之後每年都透過他代送毛衣給當地孩子,多年來已送出超過30件,只要有機會見上一面,還會追問「毛衣送了嗎?」「孩子都收到了嗎?」心繫偏鄉,令人感動。
蘇俊豪與薛羅紗是忘年之交,他也替她記著,長達58年的「毛衣情」曾經送過哪些地方,包括古坑草嶺、南投中寮、仁愛,桃園大溪、復興,花蓮新城、玉里,台東金鋒、長濱,屏東泰武、瑪家、好茶,嘉義阿里山來吉、番路,新竹、竹東,以及澎湖、金門等地,累計逾2000件。
織毛衣需要眼力與專注力,薛羅紗因為高齡,有時會漏針,速度也變慢,家人曾苦勸不要再織,但她仍堅持要做,有空就會坐在椅子上,開始穿線編織,有時坐上一整天,都沒離開過椅子,蘇俊豪說,她曾經說過:「不能讓孩子挨冷受凍」,只要有能力,就會織到無力才停手,女兒後來退休也加入幫忙。
90歲「毛衣奶奶」薛羅紗日前離世,家人發現她時,她的手中還握著針線。圖/蘇俊豪提供
女兒接力完成 圓滿奶奶遺願
蘇俊豪說,薛奶奶織的毛衣,會在每年的耶誕節前夕分批送出,此時正是她織毛衣的時候,日前接獲薛的家人通知,她已在7月11日辭世,當時手上就握著織到一半的毛衣與針線,安祥地就像睡著了,雖然不捨,但也約定好要為她完成最後一步。
薛羅紗與女兒,今年預定送出百件毛衣,至今已完成128件,還有2件半成品會由女兒接手完成,並於耶誕節前夕如期送出,圓滿薛羅紗的心願。
蘇俊豪說,薛奶奶不僅樂於助人,更經常鼓勵後輩。當年他還是學生的時候,薛羅紗多次鼓勵他可以繼續進修,回來幫助偏鄉兒童,他受到感召,發奮念書,不只考上研究所碩士,現在已經博士畢業。他說:「希望我自己的例子,能讓偏鄉孩子了解,就算資源不多,只要肯努力,你就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