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聚生技有限公司吳厚德博士。圖/記者曾博群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佛光山《人間福報》參加由永續發展目標聯盟(A‧SDGs)總策畫、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的2023亞太永續博覽會,今日在專區舉辦富聚生技公司吳厚德博士主講「水乾淨、土健康」講座。
吳厚德說,全球永續發展成熱潮,但要真正落實到生活,要關注在耕作跟水土資源,水乾淨跟土健康是攸關地球暖化的最大利益,數十年來土壤大量農藥及化肥使用,地力不僅無法維持,且已在衰退中。
吳厚德表示,傳統耕作上,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農作物減少病蟲害,暫時有好收成,但生態付出的成本,已經逐漸在反撲。農藥及化肥破壞農場生態平衡,更嚴重影響溼地海洋環境生態。
吳厚德說,生物自然工法,是藉由取得健康的森林土壤的關鍵菌相,再進行森林土壤菌相移植,調整受傷土地,土壤中微生物恢復菌相平衡,讓植物的根部可以在良好的土壤環境中,藉此可防治土壤中的病害及蟲害的問題,大幅提升農作物的品質。
吳厚德也強調自然生態工法讓耕地與灌溉水、不再優養化,不再排甲烷,舉例而言,可讓一公頃水稻田減排,相當約略等於種一公頃樹等碳匯量。土壤菌相多元健康,植物根部吸收良好,林木成長效率增加,自然碳匯也大幅提升。
吳厚德表示,土壤健康、水乾淨即是永續,以樹木為例一定成長茁壯,碳匯量肯定是比數據顯示的還要有成效,「以自然為本,就能找到解方,使用在地工法,融入在地文化,土地跟乾淨水資源帶來的永續環境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