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見集》通往歷史之路

◎石計生 |2008.05.28
575觀看次
字級

「歷史是一個結構主體,但這個結構並不存在於雷同、空泛的時間中,而是坐落在被此時此刻的存在所充滿的時間裡。」

--Walter Benjamin, These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XV

作為南京城的時尚古蹟,朱元璋所修築的明長城,現在每天迎接來自各地絡繹不絕的遊客。四月的南京氣候不是很穩定,雖應是春天,有時閃電雷雨交加溫度也會驟降到令人打起寒顫來。我來時這天是有點陰沉的午後,車行穿過朝陽門就看見右側高聳的古城牆,在川流不息的現代公路旁標示既往斑駁的繁榮。

南京明城牆從一三六六年開始興建,歷經二十一年才完成,總長據說原來有三十三公里,用以保衛鐘靈毓秀南京山水之間的宮城、皇城,被稱為「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輝煌的一頁,東連石頭城,南貫秦淮區,北帶玄武湖,將歷代都城都囊括其中,盛極一時。但也不過數百年光陰,朝代興衰,每次新的勝利者趾高氣揚時,總是拿空間地景出氣,燒掉宮闕,殘殺舊民,遺留下來的只有水火不侵的城牆,以無奈而蒼老的眼神,繼續望著月亮陰晴圓缺、日昇日落。

繼起者如此刻剛下巴士的一群南京小學生,以整齊畫一的隊伍,白衣黑褲身繫紅色領巾,頭帶黃帽,在老師的帶領下聽著歷史解說,童誒活潑氣質將逐漸邁向社會化的歷程,區分今昔、自我與他者,以便發展時間之流裡的責任和悲喜。我則以緩慢的步伐上行,從遇見的第一個隘口左轉穿出,就看見了紫金山與玄武湖,在霧氣瀰漫中有點分不清山水界線,飛鳥颼然而過,平靜無波地遠眺十分令人動容的現在。

沒有了金碧輝煌的封建巍峨,奮英雄怒的戰騎奔騰,剩下的竟是歷盡滄桑人為破壞至無法再破壞的歷史象徵,我腳下的萬千江南人民堆砌起來的牢固土牆,曾經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拆除去燒菜煮飯,終究又回到這裡堆疊依偎取暖,聆聽猶有餘溫的掌故。我觸摸著一塊依稀可見的來自安徽府進奉的土石,漫漶字跡跳躍著歸鄉的安心,本來就與山和湖一起的日子,就請繼續共度餘生。

而坐落在被此時此刻的存在所充滿、感受的時間裡,這歷史之路究竟要通往何方呢?這過去用以保衛權力菁英者的城牆,可以預期的循環時間卻走到一小段就中斷了,無路可走了,一個下坡就回到了高樓大廈、酒店度假村和集合式住宅的南京西北郊。原來眼前的山水之間的美感,是被設計出來的地景,需要有價購買用以觀光的自然。這也是可以預期的選擇性遺忘,只是當人被一種大地呼吸情境召喚時,就無可救藥地陷入深度浪漫了,不管這個人是過客、異鄉人,還是熟悉的陌生人。

歷史在人的足下經驗的行走中展現威力,腦海裡反覆翻轉的久遠過去摘花記憶,或者還會刺痛的昨日,夢裡容顏這時的兩鬢虛白,交織著這天陰沉的午後視線所及的種種,山水之間的模糊,當下明明白白的心。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