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萌翻車魚 一生受欺凌

文/漁稼  |2023.07.16
5006觀看次
字級
圓滾滾的可愛翻車魚幼體,即擁有原始尾鰭和胸鰭。 圖/維基百科
翻車魚超驚人長相。 圖/維基百科
夜晚時身上會發出亮光,像一輪明月。 圖/維基百科
翻車魚是水族館中的大塊頭。 圖/維基百科
圓滾滾的可愛翻車魚幼體,即擁有原始尾鰭和胸鰭。 圖/維基百科
翻車魚深得潛水客喜愛。 圖/維基百科
圓滾滾的可愛翻車魚幼體,即擁有原始尾鰭和胸鰭。 圖/維基百科

文/漁稼



翻車魚(拉丁學名Mola mola),是世界上最大、形狀最奇特的魚類之一,身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膚皮雖粗糙,但全身柔軟有彈性,一點也沒個「魚」樣。

翻車魚其實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包括圓尾翻車魚、矛尾翻車魚和斑點長翻車魚。瑞典自然學家林納為牠命名為「mola mola」,是意指「millstone」(重擔)的意思。

左右搖擺模樣討喜

在翻車魚家族中,成員體形並不完全相同,除了正常體型的翻車魚,還有一種翻車魚的尾巴又長又尖,看上去像是拖著一根長矛,人們便叫牠「矛尾翻車魚」或「尖尾翻車魚」;另一種翻車魚身體修長,則稱之為「長翻車魚」或「寬尾翻車魚」。

翻車魚是世界上最憨厚、蠢萌、討喜的魚類,牠們深得潛水客喜愛,游動前進的方法很奇特,是由左右擺動大背鰭和臀鰭完成,以小小的胸鰭作為平衡器,圓形的尾鰭具有舵(調整方向)的作用。

晒太陽促進腸消化

翻車魚進食後,時常游到海面處,側躺晒太陽提升體溫,促進腸子的消化,但橫躺的姿態很像翻肚掛掉,後因漁民覺得「翻車魚」名字不太吉利,也擔心消費者有所忌諱,央請漁業單位舉辦「為翻車魚更名、徵名」活動,最後由民眾票選改名為「曼波魚」。

翻車魚因有可愛的小短尾,堪稱為魚界的「柯基」(犬) ,從魚背後方看去,尾鰭已退化成無尾柄,雖然缺乏一個夠長、夠有力的尾巴,但要牠躍出水面,一點也不困難。

眼小皮粗的大塊頭

翻車魚體型巨大,最大體長可達3~5.5公尺,重量達1400~3500公斤,在長成後,幾乎很少遭到天敵捕食。《國家地理》雜誌指出,翻車魚的體型,至少可以長到寬約4.2公尺、長約3公尺,平均重量2300公斤。

翻車魚眼睛小,位於上側,眼間隔寬而突起。鼻孔每側2個,也很小,位於眼的正前方。嘴巴小得幾乎看不見,滿嘴牙齒已連成板齒。魚體和鰭均粗糙,具刺狀或粒狀突起。背鰭高大,略呈鐮刀形。體背側面灰褐色,腹面銀灰色,各鰭灰褐色,膚皮堅硬。

一生飽受各種欺壓

翻車魚動作遲鈍,天性膽小易受驚嚇,自我保護力較低,在海洋常是受欺負的對象,也容易受到人類捕抓,再加上有些漁民會不當利用延繩、拖網等器具大量捕撈,導致全球翻車魚的數量急遽下降中。2015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翻車魚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

翻車魚習慣單獨或成對游泳,有時10餘尾成群行動,小個體魚較為活潑,常會躍出水面,大個體魚則因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公尺深水中。

雄魚負擔孵育重任

翻車魚隨著黑潮洄游靠岸,對於食物相當不挑,來源包含小型魚類、魚類幼體、魷魚、海蟄、海藻、軟體動物、水母和甲殼動物及浮游生物等,但最喜歡吃月形水母。

每當生殖季節來臨,雄魚會在海底選擇理想的場地,用胸鰭和尾巴挖開泥沙,築成一個凹形的「產床」,再引誘雌魚進入「產床」內產卵。當雌魚產卵後離開「產床」,雄魚需趕緊在卵上射精,並擔負起護卵、育兒的職責,直到幼魚逐漸長大。

小豆丁20年成長史

剛孵化出來的幼魚約2公釐大小,圓滾如珠非常脆弱,只要來一場狂風暴雨,或驚濤駭浪,都會使一部分幼魚喪生。經過種種災難折磨,能長成大魚的比例不高,約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也就是說,一條翻車魚產出的3億枚卵中,只有30條左右能存活下來。

仔魚要從2公釐般小豆丁,成長到3公尺大的成魚,體型膨脹超過600倍,但至少需花費20年的時間。幼魚成長到10公釐左右時,身體始長出棘刺,看上去像是河豚和箱魨的微縮版。在長成過程中,棘刺漸不明顯,身體逐漸變厚,也開始過著獨立的生活。

外受欺凌身受蟲害

翻車魚的成長史,堪稱是「魚類欺凌血淚史」。幼年時期雖抱團成長,但因體型太小,經常被鮪魚、金槍魚、鬼頭刀等掠食魚類侵擾;成年後,雖擁有嚇人的大塊頭,卻缺乏足夠的自衛能力和逃生技巧,又因行動緩慢,經常疲於被虎鯨、沙魚等大型魚類追逐逃命;此外,一些智商較高的海洋哺乳動物,譬如海獅,也會撕咬翻車魚為樂。

此外,寄生蟲也常是翻車魚一生中難以擺脫的夢魘。在翻車魚身上,共有50多種寄生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牠們時常在海面上側翻,目的也是吸引海鷗幫助清理魚體上的寄生蟲,至於海面下魚體的寄生蟲,則尋求「清潔魚」幫助清理。

各種命名

好聽又有趣

翻車魚隨著洋流在全球各地出現,不同地區的人見到翻車魚的奇特外型,對牠各有不同的稱呼。而無論是哪種語文為牠取的名字、稱呼,都一樣好聽又有趣。

拉丁語中「mola mola」意指「石磨」,大約是以牠形狀非常像可旋轉的大圓石而命名。英文稱其為「Ocean sunfish」,則與牠們會浮上水面側翻晒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有人直譯為「海洋太陽魚」。

翻車魚一到夜晚,身體各部位會閃閃發光,使人把牠誤認為是火或某種發光物體。經人研究後發現,應是牠的身體和鰭會輕微擺動,水中包圍著牠的一層夜光蟲也隨之發光搖晃,看起來就像海上的月亮,所以西班牙人便叫牠「月亮魚」;德國人則依其體型,稱其為「會游泳的頭」。

翻車魚在海中左右擺動背鰭和臀鰭時,好像在水中搖曳漫舞,也像喝醉酒左搖右晃,像極了在跳曼波舞,因此日本稱牠為「マンボウ」,台灣再將牠音譯為「曼波魚」。

從翻車魚外觀看,只有頭沒有身子,尾巴短小,卻有著圓圓扁扁的龐大身軀,以及大大的眼睛和嘟起的嘴,可愛的模樣像個卡通人頭,也有人稱牠為「頭魚」、「游泳頭」。

在台灣漁民口中,牠有另一個名字叫「乾貝魚」,台語則稱為「魚粿」,因為每當漁民捕獲時,牠那圓圓軟癱的身軀,像極了一大塊癱在甲板上的紅龜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