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3C兩年近視增500度 醫提醒:別滑超過1小時 |2023.07.13 語音朗讀 14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孩童時常被手機、平板3C產品「綁架」,眼科醫師表示,如果孩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眼睛不斷處於緊繃狀態,容易假性近視,久了就容易真近視。圖/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吳佩昌提供 【本報台北訊】暑假期間,家長若未規畫戶外活動,孩童時常被手機、平板3C產品「綁架」,眼科醫師表示,如果孩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眼睛不斷處於緊繃狀態,容易假性近視,久了就容易真近視,提醒家長,孩子年齡愈小開始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更快,應從孩子幼兒時期及早「儲備遠視」,避免惡化成高度近視。高雄長庚醫院近視防治中心主任暨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吳佩昌表示,若孩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平板、手機,眼睛會處於鬥雞眼,這時眼睛會有3種反射動作,包括眼睛內睫狀肌肉用力、眼睛外內直肌往內提、瞳孔收縮,眼睛處於緊繃狀態,久了容易假性近視,若每天增加1小時近距離看手機,會增加6%近視風險,若一周7天算下來,等於增加42%近視風險。嬰幼兒眼睛天生即具備生理性遠視,可抵抗近視的發生,因而被視為眼睛的「健康存款」,若用眼過度,則會快速的消耗遠視儲備量,一旦遠視儲備量不足,就有可能罹患近視,並發展為高度近視。吳佩昌指出,正常幼稚園孩童或國小低年級學生,應要有100多度的遠視,若遠視少於100度,只剩75或50度,都屬於近視危險期,家長就要帶孩子看眼科,應該讓孩子保留多些遠視「本錢」,包括戶外運動、預防性點藥,避免進入到近視。過去曾發生,媽媽要顧更年幼的孩子,因此在老大2歲時,讓他開始用手機,用2年後到了4歲時近視變成500度,且老大因長時間滑手機,鮮少與他人溝通,人格發育受影響,檢查視力時不配合護理師比視力等,當媽媽發現嚴重問題,在診間忍不住自責落淚,後續配合醫囑點眼藥水、戴治療性鏡片後,度數維持穩定,孩子也願意與人互動。圖/眼科醫學會提供吳佩昌說,若孩童在幼稚園時期就近視,增加速度會比國小、國中才近視更快,國小、國中近視每年約增加100度,如果幼稚園近視每年約增加150、200度,且持續到18歲,因為幼童生長速度快反而加劇近視狀況,更難控制,過去有不少案例在幼稚園時近視,到大學時近視飆到1500、2000度。吳佩昌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至眼科追蹤,了解孩子的視力存款,遠視儲備是否足夠,若足夠就長期追蹤,不足則要增加戶外活動、預防性點藥,若近視則每天點藥水,控制到18歲,避免變成500度以上高度近視。吳佩昌說,眼睛接收手機、平板的藍光,容易提早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建議家長可協助孩子,將3C設備調整為夜間模式或夜覽模式,偏黃色光可與藍光互補,光線較為柔和,或是把螢幕改為深色底,不僅減少發光手機也可以省電。過去曾有動物實驗,認為使用模式改為黑色底白字,較不容易近視,不過此實驗尚未做大規模研究。吳佩昌表示,國健署也提醒,目前大多處所都採LED燈,幼兒所在處所的燈管建議用色溫低於4000K以下偏暖色系,而近年彰師大教授古博文等學者研究,發現每天孩童在安親班多待2小時,增加30%近視風險,因為不斷看書、寫測驗,安親班恐成近視溫床,建議無論是家長或安親班老師,皆應助孩童做「3010120護眼操」,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再加上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達成護眼及運動加成效果。 前一篇文章 台電:氣渦輪機測試彈性調整 供電調度分散各月份 下一篇文章 颱風泰利最快15日生成 對台無直接影響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