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善為學生 星雲大師 |2023.07.11 語音朗讀 19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讀書必須要有慧巧,有勝解力,不讀死書,不死讀書,活用所學的知識,才有意義。圖/Unsplash 「學生」也不一定指學校裡面的學生,人生活到老,學到老,一生可以永遠是一個學生。甚至現在的長青學苑、老人學校、社區大學等,都是一種「終身學習」,因此怎麼樣做一個學生呢?有六點意見,提供作參考:第一、敢於發問,問出智慧:學問、學問,「學」就要「問」,上課有疑問,要隨時請教老師,下課有問題,也可以和同學切磋琢磨,能不恥下問,才能進步。如禪宗所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簡單的問題,連問三個「為什麼」,就成為很大的學問。因此,多思考就有問題,多發問就會有智慧。第二、長於聽聞,聞出對錯:經典裡面「如是我聞」、「諦聽!諦聽!」就是要我們善於聽聞。你會聽話,要把話聽懂、聽全、聽了有用,尤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才是真正的會聽話。聽話要懂得分析,聽得出哪一句是對的,哪一句話待研究。能聽得出對錯,就能聽出學問來。圖/Unsplash第三、善於溝通,通出共識:讀書必須要有慧巧,有勝解力,不讀死書,不死讀書,活用所學的知識,才有意義。會做學問的人,會把各家、各派的學術,善於溝通,所謂融會貫通,自然會通出一個共同的理論來。如孔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只要用心學習,即使在眾多的學說理論中,都能理出一套自己的學問來。第四、勇於思考,考出創意:胡適先生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科學家因不斷假設、實驗,終於發現聲光電波,改變了世界。佛教裡也講「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把自己融入真理的法海,進入般若的世界,就是要勤於思考、勤於修正,才能悟出真理來。讀書也是如此,勇於思考,就會思考出很多的創意、很多的問題。第五、受於鍛鍊,鍊出實力:人要「用功」以奠定學識的基礎,讀得汗流浹背,廢寢忘食,才是讀書的基本精神。做學問要禁得起磨練,必須有「苦其心志」、「困知勉行」的毅力,晨昏早晚揣摩,春夏秋冬揣摩,你多時的揣摩、多時的鍛練,就會把自己的實力鍛鍊出來,學問才能紮實。圖/Unsplash第六、安於進修,修出道德:道德可以冒充,學識卻不能做假,讀書是一件辛苦而且不易的事。所謂「十載寒窗無人問」,做學問的人,要能可以安住於一處,以養深積厚的精神,勤懇進修,就能修出道德,就會健全自己。如同深山的樹木,禁得起歲月霜雪的熬練,才能更高更大,才可以做棟樑!一個有「學力」的學生,是能自我教育、自我充實。所以如何做一個學生,有六點意見:第一、敢於發問,問出智慧; 第二、長於聽聞,聞出對錯;第三、善於溝通,通出共識;第四、勇於思考,考出創意;第五、受於鍛鍊,鍊出實力; 第六、安於進修,修出道德。 前一篇文章 雨恐下到晚上 12縣市大雨特報 下一篇文章 軍武迷注意!清泉崗8月12日3主力戰機飛行展演 熱門新聞 01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2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3佛館、南藝大簽署合作 館校合作續添新頁2025.05.1604核三今除役 台灣邁入非核家園2025.05.1705馬鈴薯、酸菜易被誤解 實有益腸道健康2025.05.1606【時光重逢】 聽無,聽有,聽見花朵2025.05.1607國際蔬食文化節 買氣人氣強強滾2025.05.1708多倫多佛光山皈依典禮 弘法本土化有成2025.05.1709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2025.05.1510【悅讀人生】我的出家同學2025.05.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航向蔚藍 台法交流海洋文化陸伏季休漁期 海巡署加強護漁核三最後一夜 卓揆喊免驚關稅從零談起 卓揆:會調整桃捷離職率逾1成 營運安全遭質疑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 蔡英文首度親臨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