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水果外銷到中國大陸,對於鄰近國家的日本和南韓所受影響程度不一;南韓農水產物流通公社高層主管表示,中國大陸對台灣水果採取零關稅進口措施,相對地,台灣可能轉而進口中國大陸蘋果,這對於蘋果出口量悉數外銷台灣的南韓果農而言,無疑是巨大衝擊。
經濟學教授涂照彥表示,台灣的農業發展情形與日本不同,日本的農產品是以內銷為主,台灣的茶、水果等農產品種類多、品質高,都是可以賺外匯的,台灣的農產品應該講究技術革新,針對外銷市場來改良品質及口味,才能在國際外銷市場上有更強的競爭力。
涂照彥指出,中國大陸和日本市場對台灣農產品而言,基本上是不衝突的,日本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高,台灣可以針對日本市場出口高品質、高價位的農產品,然而光靠日本市場是不夠的,中國市場購買力雖不高,但消費市場大,台灣可選擇與銷日本不同等級的農產品銷往大陸。
不過,在外銷的同時,如何保護技術不外移,農委會修正「植物品種及種苗法」,強化植物品種智慧財產權保護及種苗管理,並與國際品種保護相關規範接軌,防止受保護品種流出國外栽培後收穫物,或加工物回銷台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