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家族 各取所鬚

文/揚歌  |2023.07.02
2952觀看次
字級
狐狸的鬍鬚,主要功能在於定位和導航。圖/qonqon_biyori

文/揚歌

人類留鬍子往往是為了美觀,但對動物來說,與生俱來的鬍鬚,卻是不可或缺的構造。動物鬍鬚功能多,可以做為偵察環境變化或導航定位之用,也可以當成覓食雷達,或是跑跳時的測量工具,更可以是逃命時的閃靈大絕招……

有人會因為美感而留鬍子,有人則覺得鬍子除了會扎臉頰外,似乎沒什麼用處,只會增加整理的麻煩。

動物一樣有鬍鬚,不過動物的鬍鬚可比人類的鬍子有用多了。因為那是牠們的感覺器官,大多數動物鬍鬚的根部,四周都有非常敏銳的神經,用來偵測、察覺四周環境的變化,或能在黑暗中找路和導航,避免跌跌撞撞,一個不小心發生意外。

有鬍鬚的動物相當多,最知名的就是貓科動物,包括貓、獅、虎、豹、猞猁、兔猻等動物,不論體型大小,均明顯長有鬍鬚。其次是犬科動物共有13屬36種,如狗、狼、豺、狐狸等,不論體型大小也都長有鬍鬚,只是狗被人類馴化已久,鬍鬚功能已不明顯。

此外,鼬科動物如黃鼠狼、各種貂類,以及鼠類如田鼠、冠鼠、倉鼠、跳鼠、竹鼠等,不論體型大小,也都長有鬍鬚,而且在這些小型哺乳動物緊急逃避追捕時,鬍鬚常成為救命的大絕招。

貓咪 鬍鬚功能多

貓科動物的鬍鬚或觸鬚,是精密的觸覺器官,在牠們的鼻子兩側、眼睛的上方、面頰以及前腳的背面,都有鬍鬚或觸鬚。以貓咪為例,臉部幾乎長滿鬍鬚,面頰、嘴部四周,眼睛上方也都有鬍鬚,如果將貓咪的鬍鬚剃除,不僅會影響牠們的外貌,而且會削弱牠們的感覺能力。

仔細觀察貓臉,會發現貓咪的鬍鬚經常不時晃動,像無線電接收天線一樣來回掃動。這些鬍鬚猶如小手指般,可幫助貓摸索獵物體型及移動速度,引導貓正確咬住獵物最脆弱的部位──通常是頸背。

貓科動物一般是夜行動物。夜晚行動時,貓的鬍子可以用來尋路,避免碰撞牆壁或掉到洞穴中。尤其要把頭伸入黑暗的牆洞,或從高牆跳躍時,鬍子可以辨識洞口有多大,牆有多高,接著再精準施力。

俗話說:貓咪「頭過身就過」,意指貓咪鬍鬚的寬度約等於身體的寬度,但其實並非如此,而是貓咪會利用大致跟身體一樣寬的嘴巴四周的鬍鬚,測量鬍鬚被洞口折彎的程度,預知身體是否會被洞穴卡住。

至於眼睛上的鬍鬚,則具有保護功能。在野外的草叢或灌木叢裡尋找獵物時,如果有刺刺的植物或枯枝,快要碰到貓的眼睛時,往往會先碰觸到鬍鬚,引發眨眼反應,貓咪可及時閉眼以免傷及眼睛。有養貓的朋友不妨親身實驗一下,輕碰家裡寵物貓眼睛上的鬚鬚,看牠們是否會立刻眨起眼睛。

有養貓的朋友不妨實驗一下,輕碰家裡寵物貓眼睛上的鬚鬚,看牠們是否會立刻眨起眼睛。圖/揚歌

狐狸 其實更像貓

狐狸的外型雖然與狼、豺和狗較相近,但牠們與貓的共同點更多。牠們在晚上最活躍,因為牠們使用垂直的瞳孔在黑暗中看東西,同時像貓一樣跟蹤和撲向獵物──甚至可以往任何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方向跳躍。

狐狸也和貓咪一樣有鬍鬚和可伸縮的爪子。有趣的是,狐狸的鬍鬚不只長在嘴邊,連腿上也長著一些鬍鬚。腿上的鬍鬚有助於狐狸在奔跑時調整方向,尤其是在天黑的自然環境中,鬍鬚往往發揮著定位及導航的功能。

狐狸的鬍鬚,主要功能在於定位和導航。圖/qonqon_biyori

跳鼠 靠長鬚導航

很多動物能靠鬍鬚偵測環境四周障礙,避免陷入危機。以生存在北非和亞洲沙漠地區的跳鼠為例。這種像袋鼠一樣,有著長後腿,非常短的手臂(前腿)和長尾巴的跳鼠,在夜晚行動時,也跟袋鼠一樣急速在地面上跳躍。如果不小心被石頭或植物絆倒,導致頭部直接猛烈撞及地上,會非常危險。

被敵人追逐時,跳鼠可以高達時速24公里的速率跳躍、奔跑,幾乎從不失足,因為其能依賴兩根拖在地上,差不多跟身體一樣長的鬍鬚來導航。

一旦偵測到前方有石頭等障礙物,可能會讓自己撞到,或一不小心跌進坑洞的最後剎那,跳鼠會立刻往一側揮甩自己的長尾巴(身長15公分的跳鼠,尾巴可以長到兩倍約30公分),在半空中扭轉身體,迅速改變方向,再如閃電般疾駛而去,靠這種獨門功夫來逃命和保命。

除了沙漠跳鼠,被動畫迷稱為「龍貓」的絨鼠(毛絲鼠),鬍鬚也長及體長的1/3。演化的原因應是為了延伸感官的需求,幫助絨鼠在視線不佳的環境中,或觸覺無法企及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探索及覓食。至於家鼠等,甚至能透過鬍鬚感受空氣間的變化,及早因應突如其來的大水或乾旱。

沙漠跳鼠靠鬍鬚逃命。圖/維基百科

水生物 鬍鬚功能多

不止是陸地上的動物常靠著鬍鬚救命,許多生存在河、湖和海裡的動物,往往也是依賴著鬍鬚,在渾濁水域中覓食、求生。

如動物中鬍鬚又多又明顯的海象,上唇部有好幾百根粗如羽莖、極其敏感的鬍鬚,能幫牠們在黑暗混濁的深海中找到蛤、蚶等食物。

生物學家說,海象可以驅使並扭曲這些堅硬的「剛毛」,把蚌蛤掃進嘴裡,吃個痛快。

海象嘴邊長滿了可在混水中覓食的剛毛(鬍鬚)。 圖/GettyImages

此外,海豹和水獺也是用鬍子找東西吃的族群。牠們的鬍子作用有如聲納,可以在混濁不堪的水中,辨知是不是有魚兒游近?距離還有多遠?確定方位在哪裡?然後逮個正著,飽食一餐。

海狗的鬍鬚也是又長又敏感。當母海狗想逼退討人厭的公海狗時,只要咬住牠的鬍鬚,就能讓牠「知難而退」。科學家進行研究時,也常帶著長竿子,在海狗群中保護自己──如果海狗想攻擊人類的話,只要用竿子撥弄海狗的鬍鬚,通常就可全身而退。

海狗的鬍鬚很敏感,只要被打到就會知難而退。圖/維基百科

許多魚類的觸鬚也比身體還長。鯰魚的觸鬚,應該就是魚類當中最著名的美髯客,長而靈活的鯰魚鬚,可以用來探測出獵物的形狀和味道,幫助鯰魚決定要狩獵或游開,功能十分奇妙。

綜合觀之,可以知道動物的鬍鬚可是攸關生存的大事,不像人類留鬍子,可能只是為了造型和耍帥那樣的「虛」有其表喲!

鯰魚的鬍鬚可精準判斷周遭環境。 圖/istockphoto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