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院】親愛的爸爸

蘇蘭 |2008.05.25
623觀看次
字級


5月是屬於全天下母親的,父親,就沒能取得世人共識、有個「國際爸爸日」;我們在5月最後一個周日,公平地把焦點放在家中另一根支柱—爸爸的身上:同是劇情國片,同是以爸爸為全片重心,《一個好爸爸》(Run Papa Run)以第一人稱敘述當爸的歷程,《風中的秘密》(The Secret In The Wind)則是一個小女孩抗拒面對父親辭世的事實;前者有明星、有知名導演宣傳並上院線,後者則得獎無數、但限於片長僅27分鐘、只能發行DVD;雖然前片長、後片短,震動觀影者的心靈強度,倒不一定成正比。

拿了輔導金才拍成的《風中的秘密》,是2006年第一屆國際兒童人權影展競賽片「首獎」、第43屆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2007年台北電影節「最佳劇情片」、2008年第3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最佳台灣影片獎」的得主。對白極少(少到我看第二次就能背出全片對白)、場景極簡(以一間小公寓為主,穿插一點街頭巷尾、學校走廊、公園草地)、連演員都只有4位:白芝穎飾小嘉、姜秀瓊飾媽媽、楊一← 飾無一句對白的哥哥、張瀚元「飾演」爸爸,但只出一張相片和一隻手。全片發出人聲的,只有尖叫、哭泣和叫「小嘉」的媽媽,以及拒絕跟爸爸上香、嚷著「不要」的小嘉;但漸強漸弱忽大忽小或快或慢的各種器樂聲,卻引領著我們進入小嘉與爸爸的互動世界。做「一桌子菜」時的輕快喜悅鋼琴聲與找不到爸爸時的低沉緊繃大提琴聲,就是明顯的對照。真實生活中絕不可能像有些連續不完的劇,僅用說的而非演的戲碼,而且說來說去還都是些不重要的廢話;《風中的秘密》貼近生活、真實而深刻,獨自一人或臨喪親之痛,多是不說或說不出話的。那寂寞那失落那痛,我們是跟著導演掌鏡、音樂起伏、靜靜地看著演員表演。

《風中的秘密》隨處可見父女的深情密碼:粉筆畫出倒數的數字、鞋櫃中爸爸的一雙皮鞋、耶誕樹掛的許願卡、小嘉最後跨過的鐵絲柵欄、紅酒、香菸、煙火、沖天炮、金魚、風箏、耶誕老人、甚至要冰存爸爸西裝上的味道…這些密碼在短短27分鐘內,不斷驗證父女情有多深。到最後我們像崩潰了的媽媽一樣,發現小嘉這一切的不按牌理、忤逆叛逆,源於「我好想念爸爸!」。媽媽從包容(不上香)、無奈(放沖天炮)、被激怒(布置佛教靈位成耶誕殿堂)到大發雷霆(小嘉出走)、焦急(雨中尋人)、放心(小嘉的鞋在,表示回來了)、生氣(不要讓我擔心)、震驚(找到冰箱裡的小嘉)、心疼(陪小嘉睡)、虛脫傷感(悲從中來飲泣)…我們將心比心、完全相信,是我,也就會是這樣子!哥哥無言站在門外的模糊身影,更是說服觀眾的「神來一影」—「我知道事情過了,已是家中唯一男人的我,靜靜站在門外關心我最愛的兩個女人、默默當她倆的支柱…」。

最欣賞導演王嬿妮的取鏡:小嘉堅信鞋在人在、只是在玩捉迷藏躲貓貓,不肯面對父親的死亡、接受捻香祭拜,她在蓮花靈堂前用最強烈的肢體動作抵抗、與媽媽拉扯,用最尖銳的嘶吼聲表達抗拒,導演王嬿妮將鏡頭停在靈堂,沒隨著互相掙扎的母女到下一個房間,由這扇開著的門,我們看見她們兩人的肢體衝突,由看得見到看不見的牆後,留下晃動的孤燈一盞和繼續拉扯的聲音進行表演,高明呀!沒見著的部分我們全都瞭然於心哪!這樣的「意在牆外」不只一處,距離增加更多想像的空間、讓觀眾自己建構營造,「不用看見」比「一清二楚」看到、看懂的,還多得多。就像:媽媽留字條在冰箱上、有事不能回家燒飯,我代替媽媽圍上圍裙做一桌子佳肴;還少一盤魚,就用米粒做一條等爸爸吃,爸爸還趁我不小心睡著時,「畫魚點睛」呢!…「不說」有時比「說」、說得還多!

小嘉是在什麼時候接受爸爸真的不在了?她回身抱著哭泣的媽媽、發現還有人愛她也需要她愛;她一手輕輕扶正歪了的遺照;她坐在浴室看著主人不再使用的盥洗用具、紅了眼眶;她最後拿出鞋櫃裡蒙塵已久的皮鞋擦拭,知道爸爸不會再穿它了,眼淚這才一滴滴掉下來。

劇終,風箏串著家人合照悄悄飛上天,小嘉無言轉身背離鏡頭漸行漸遠,這充滿詩意的深刻結尾,不但讓爸爸的死別以「紅金魚游上天陪爸爸」告一段落,也讓重新面對的生活有了另一個開始,電影因之有一個極美極好的結束—「放風箏」是束縛的~墜 ;「放手」才能自由的~飛。留下的,一定要幸福喔!

《一個好爸爸》官方網站:http://www.emg.com.hk/chi/film/films/runpaparun/runpaparun.htm《風中的秘密》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nellwang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悅讀越有趣」節目周日21:00~22:00同步播出
線上收聽網址http://liverec.ner.gov.tw/auto/index.asp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