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聯合國....還有更重要的事

小石(台北市/退休教師) |2006.02.03
620觀看次
字級

台灣在春節期間頻傳佳音:名導演李安的「斷背山」在迭獲國際大獎後,於第七十八屆奧斯卡獎入圍名單中以八項提名領先群雄,並創造票房與評價雙贏佳績;「台灣長跑冒險王」林義傑在南極超級馬拉松獲第三名,並榮膺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賽總冠軍。

這些令國人引以為傲的喜訊,卻被陳水扁總統「考慮廢除國統會、國統綱領」,及「認真考慮以台灣為名申請加入聯合國」的政治語言破壞無遺。

陳總統拋出的風向球,讓企業界為之震撼,讓民眾為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擔心,更引發美國對扁政府的批評與不信任感。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因以總統身分大放厥詞而招致國際指責,已不是第一次,身為國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元首被批評指責,但我們也應該檢討:孰令為之?

台灣退出聯合國已數十年,但曾因建設「科技島」、創造「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奇蹟而舉世聞名,更因有李安、林懷民、王建民、林義傑、陳詩欣、朱木炎等人的不凡成就,小西園、明華園、優劇團等藝術團體的耀眼表現,讓台灣在全世界光華四射,可見台灣要走出去、要躋身國際世界,憑藉的不是聯合國,而是堅實的經濟基礎、美好的文化表現、和諧安寧的社會等。無可否認的,恢復這些我們曾經擁有,現在卻漸漸消失的特質,是比加入聯合國更容易、也更重要的事。

面對新的一年,民眾期盼的是安定和諧、衣食無憂,因此政府不宜再「拚政治」、「拚選舉」、「拚進聯合國」,應全力拚經濟、拚治安、拚文化建設等,方能帶領台灣走向富裕安康的美麗境界,方能真正為國家爭榮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