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龍舟競渡 過彎飄移能急煞

 |2023.06.28
1302觀看次
字級
佛山疊滘河兩岸甚至水上,到處是觀看龍舟飄移的觀眾。圖/新華社
一艘龍舟在佛山疊滘端午龍舟賽中過S彎。圖/新華社
槳手在佛山疊滘端午龍舟賽上奮力揮槳。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看過日本漫畫《頭文字D》的人,都會被極速轉彎的飄移技術所吸引,讓賽車愛好者為之著迷。不過,飄移並非賽車的專利,中國大陸佛山疊滘(讀音同窖)鄉的龍舟五百年前已有這樣的特技,使龍舟在水上飄移,還能在極速下煞停倒划返回起點,這些特技至今看來依然令人拍案叫絕,是端午節期間佛山龍舟賽的一大特色。

珠三角地區河網密布,而位於佛山南海區,不少村落都是濱水而建。其中位於南海區的疊滘鄉,過去又稱疊溪、雙溪,鄉內水網縱橫,溪滘曲折曾長達三十五公里,現在也達二十多公里。

《疊滘鄉志》中記載,疊滘先民們駐足此處之後,就蓄水歸河,圍田墾殖,完成了疊滘「九龍入洞」的水利工程,利用潮汐規律灌溉農田,廣修橋樑,做到「五橋街達」、「六路相通」的順暢交通。現在疊滘村依然保有南粵水鄉特色的村落,不少風貌保存至今。

高速穿過彎道 瞬間漂浮水上

因為河道狹窄,不時會出現大「S彎」、「L彎」、「C彎」,中間還有小橋,長年累月的訓練,造就出划船划舟的好手,這裡每年端午節都會出現「疊滘飛龍」的奇景。

疊滘鄉的龍舟長達二十五公尺以上,舟上一般載有四十八人,要在平均寬度六公尺、最窄只有三公尺的河道上以極快的速度過彎,難度比划直線要高得多。

四十八人划的龍舟,在極速下過S型彎或L型彎,需要高度契合,稍有不慎便會翻舟落河。遇上小橋的話,所有人得要在保持速度下彎腰划舟過橋,一旦有成員的頭撞上橋,更會造成生命危險。

久經訓練下,龍舟熟練地穿過狹窄彎道,極高速度使龍舟有一秒間在水面上漂浮,形成獨有的龍舟「飄移」效果,往往令在旁的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槳手動作一致 做到緊急煞舟

令人歎為觀止的,還有「急煞」絕技。疊滘村的龍舟賽,要求龍舟來回一趟,也就是說,龍舟要在河的盡頭轉身,依沿路回到起點才算完成賽事。

在狹窄的河道上如何快速地調頭轉身?方法就是槳手們在高速前進時突然急煞,然後再以高速往回頭方向划去。要做到這個效果,槳手們得看準時機,共同把槳插入河中穩定龍舟,然後轉身,一起抽出槳用相同速度划回去,急煞轉身的祕技,動作俐落叫人拍案叫絕。

根據佛山檔案與方志的記載,「疊滘彎道賽龍舟」發源於佛山市南區桂城街道疊滘鄉,自明代興起,到清代興盛,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到二○一七年,疊滘彎道賽龍舟被列為佛山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這項龍舟絕技冠上美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