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京劇梅派藝術開枝散葉 魏海敏首收3徒 合唱《梨花頌》 曹麗蕙 |2023.06.27 語音朗讀 17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魏海敏(前坐者)今(27日)天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行收徒儀式大典,在梅蘭芳嬌美詮釋〈遊園驚夢〉杜麗娘的巨幅照片下,收國光劇團黃詩雅(後中)、當代傳奇黃若琳(後左)、陳允雯三位青年旦行演員為徒。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1991年6月台灣京劇名伶魏海敏,飛赴北京拜梅蘭芳大師之子梅葆玖為師,成為梅派第三代大弟子。經過半甲子,魏海敏今(27日)天舉行收徒儀式大典,在梅蘭芳嬌美詮釋〈遊園驚夢〉杜麗娘的巨幅照片下,收國光劇團黃詩雅、當代傳奇黃若琳、陳允雯三位青年旦行演員為徒,師徒四人更合唱《梨花頌》,象徵為京劇梅派藝術開枝散葉。收徒儀式在台灣戲曲中心舉行,由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團長張育華、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行政總監林秀偉作為見證嘉賓。同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及諸多文化界、戲曲界重要人士共同出席觀禮。魏海敏一開口就有些哽咽,直言這幾天百感交集,回首這麼多年,她自言最佩服自己的一點是「永遠不滿足,永遠覺得自己前兩天演的戲不夠好」。魏海敏透露,「一直有人希望我收徒,但我覺得自己傳承的是梅蘭芳大師的表演體系,我只是代師傳藝,沒資格收徒。」然而這幾年因疫情沉澱,發現身為一個老師,教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動作、表演,還要大量投入自己對於角色的認知,因而希望自己的經驗、經歷和對戲曲的看法都分享給學生。魏海敏(右二)在收徒儀式大典後,師生四人合唱《梨花頌》。圖/記者曹麗蕙 魏海敏也坦言,梅蘭芳大師黃金年代所留下來的藝術,現在似乎淡化了,「我們這一代演員應該出來,將梅派的真諦、唱念作打真正好的地方傳承給年輕朋友。」而她的教學風格多是一對一的口傳心授,且是鉅細靡遺,「小到一個字如何發音,一個腔如何去拐,都會一遍遍讓學生知道。」魏海敏強調,自己很講究從心出發,「不管演任何角色、學什麼戲,都要真心喜歡、認識這個角色,才能夠把自己所有面向和角色融會在一起,才不會只是表相演出技巧,而能真正把中華文化的精粹表演出來,這是我對學生的期許。」她更提到,梅蘭芳大師是藝術跟藝德都是很高的一位藝術家,「我自己在學戲、實踐的過程,都是以這種想法貫穿整個藝術生涯,所以我也很希望學生們除了要唱好戲之外,還有做好人。」學生黃若琳(右)向魏海敏奉拜師帖。圖/記者曹麗蕙 黃詩雅笑言,大學就有向魏老師學戲的機會,但當時懵懵懂懂,也聽不太懂,她深感自己的不足,覺得拜師後就像來到成年禮,要很慎重面對每一個角色;黃若琳則分享,她也從開始的聽不明白,到漸漸的知道梅派行腔的規範,「很感激魏老師願意收下我,讓我能更靠近老師、更投入梅派這門藝術之路。」陳允雯則表示,「魏老師真心誠意的將她多年對梅派的研究分享給我,並認真的示範講解,想想如今戲曲的凋零,流派的式微,能遇到一位真正的好老師,並且認真投入在教學,這是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情。」王安祈分享,遙想32年前魏海敏已是台灣第一當紅名伶旦角,卻把自己歸零,單槍匹馬向梅葆玖拜師,重新學咬字、發聲等,練就氣沉丹田,把自己身體練成一大音箱,尤其魏海敏所學的並非三、五齣戲,而是體會梅派藝術的奧祕—沉著大方、中和穩健,簡單說就是「大氣」二字。王安祈表示,「梅派就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泉源,魏海敏便取得這把鑰匙,打開梅派無限大的資料庫」。因此她既能唱《霸王別姬》、《貴妃醉酒》、《鳳還巢》等梅派經典戲,也創造《紅樓夢》王熙鳳、《金鎖記》曹七巧等人物,讓梅派藝術進入新的境界。王安祈也因此期許三位學生也不只是學習,而是能像魏海敏老師一樣,得到活水泉源的一把鑰匙。 前一篇文章 內需熱絡穩就業 5月失業率創23年新低 下一篇文章 中職/鄭凱文7局失1分 兄弟客場大勝味全 熱門新聞 01【詩】一瞬2025.08.2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 4-22025.08.2003吳修齊基金會訪佛光山 期許做更多好事2025.08.2004波士頓慶中秋 佛光人傳三好2025.08.2005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6佛法多元傳播 藏海無涯學術研討2025.08.2007電子書飛躍成長 銷售占比達2成2025.08.2108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 同慶印度獨立日2025.08.2109防腐劑、汽機車廢氣 罹患肺腺癌關鍵因子2025.08.2110宇宙暗物質2025.08.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內閣改組 卓揆:本周完成大罷免挫敗 賴蔡合體喊團結童子賢:主流民意 就是挺核台中市標售水湳土地打造科技宅聚落 R20聯開案動土智慧製造展 聚焦AI機器人 作者其他文章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