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自碎畫《垃圾桶中的愛》 7/1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

曹麗蕙 |2023.06.26
1371觀看次
字級
藝術家班克斯(Banksy)自毀畫作的真跡《垃圾桶中的愛》 (Love is in the Bin ),國際巡迴展首站就在台灣,7月1日至8月13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採線上預約免費參觀。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2018年轟動藝術圈的大事,就是國際知名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的作品《女孩與氣球》(Girl with Balloon),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會現場,以104萬英鎊成交落槌售出時,隱藏在畫框內的碎紙裝置即被啟動,作品下半部被碎成條狀,嚇壞全場。後來班克斯透過媒體宣布這是他一手主導的行為。而這件被切碎下半部的畫作成為一件全新作品,更名為《垃圾桶中的愛》(Love is in the Bin)。

這件自毀作品的真跡國際巡迴展首站,就在台灣,7月1日至8月13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登場,採線上預約免費參觀。

班克斯的原畫《女孩與氣球》描繪一位小女孩伸長著手指向一顆飛離的心型紅氣球,在拍賣會現場通過碎紙裝置後,少女頭部以下的畫作被碎成條狀,誕生了首件於拍賣會現場創作的藝術作品,而這幅全新作品《垃圾桶中的愛》2021年重回拍賣會,創下班克斯迄今最高成交金額—1850萬英鎊(約新台幣7.28億元),約是首次成交價18倍。

當代館表示,班克斯這位全球最神秘的藝術家至今都未曾公開身分,但他遍及全球城市各角落的街頭塗鴉創作,精準地反應時事議題,吸引著全球觀眾的目光,屢屢成為媒體的新聞焦點。

當代館指出,《垃圾桶中的愛》被譽為21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之一,而班克斯這種自毀作品的行為藝術以及重新詮釋的出現,凸顯了他作品中對抗體制和挑戰社會秩序的核心主題,傳達出對於社會現象、媒體市場及藝術創作價值之間的批判與反思,憑藉藝術創作傳達個人理念,人人都可以是班克斯。

當代館表示,展覽期間為提供舒適觀展品質及維持展間的容留人數,6月21日起於ACCUPASS活動通系統即可免費預約參觀入場,觀眾可把握機會近距離欣賞這一件引起全球討論的藝術創作,領略這位當代最神秘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作品魅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