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福大量大〉。圖/文化部
蒙藏文化中心提供
「善事吉照──高僧書畫展」21日起在蒙藏文化館展出,展覽集結自16世紀迄至台灣當代,共38位影響社會深遠的高僧作品。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善事吉照──高僧書畫展」六月二十一日至十月二十二日在台北市蒙藏文化館舉行,展覽橫跨五百年,集結蓮池大師、憨山大師、原濟法師、八大山人、弘一大師、星雲大師、聖嚴法師等三十八位高僧,近八十件書畫與文物展出;民眾可欣賞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生命放光〉、〈慈悲双運〉、〈福大量大〉三幅墨寶。
高僧書畫展由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與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合辦。文化部次長王時思表示,書畫展除了呈現高僧作品,更重要的是讓大眾看見高僧的修為、貢獻、視野,以及想要傳達給眾生的訊息。
以翰墨為佛事 親近大眾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分享,高僧們藉由書法弘法,以筆墨將思想跟真諦傳遞出來,期望民眾觀展,看到一句好話、一帖好書法時,能悟到不一樣的人生境界,一輩子都受用。
蒙藏文化中心表示,展覽藉由「明代高僧的書畫影響」、「明末清初高僧大師的書畫墨寶」、「民國以降具代表性高僧大師」及「章嘉大師與台灣高僧」四大主題,帶領參觀者欣賞不同時代高僧書畫藝術風格,認識高僧如何以佛事為翰墨,以翰墨為佛事,將佛教善念善行以書法、繪畫、藝術親近世人,並成為今日普羅大眾欣賞的藝術作品。
「明代高僧的書畫影響」展出蓮池大師、憨山大師、圓信大師、蕅益大師四位高僧的書畫,呈現對明末書畫發展的貢獻,民眾可一窺蓮池大師的〈行書七律〉軸,以及〈憨山大師手書遺偈〉等珍品。
建立佛教藝術 化益世人
「明末清初高僧大師的書畫墨寶」展陳清初四畫僧:原濟法師、八大山人、髡殘法師、弘仁法師等人的大作,四位畫史上的宗師級人物,敘述時代的動盪不安,以禪入畫,將國家破滅的傷愁,化為超脫的筆底煙雲,獨特鮮明的風格饒富藝術內涵。
「民國以降具代表性高僧大師」主題中,則可欣賞到太虛大師、弘一大師、星雲大師、印順導師、聖嚴法師等人的作品,如:太虛大師的〈行書文語軸〉、弘一大師對聯〈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以及星雲大師墨寶等。
「章嘉大師與台灣高僧」主要展示章嘉大師以竹筆描畫的藏文、梵文不同文字的墨跡,內容大多是具有正面鼓舞能量的「善事吉照」、「十善興盛」等吉祥語,或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咒」、「六字真言」等祈福經咒。此外,章嘉大師在台期間曾與妙果老和尚、大醒法師、南亭法師、印順導師、星雲大師等合作推展佛教事業,為台灣建立佛教顯密並重的博愛精神,影響深遠並蔚為佳話,其留下的書法作品也將同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