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廢水將排海 專家估最快1年內抵台

 |2023.06.21
846觀看次
字級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巨量受輻射汙染的「核廢水」將稀釋後排放入海。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預計今年夏天將福島含氚核廢水(即ALPS處理水)排放入海,根據原能會模擬資料,小部分核廢水最快1年後會影響台灣,最大濃度約4年後抵台,但中研院學者持不同看法,不僅認為核廢水最快1年內就會以台,另受汙染的海水也會透過小範圍環流移動,花4年有點久。

台灣、紐西蘭及澳洲科技媒體中心(SMC)今共同舉辦「日本排放核廢水線上科學記者會」,以當前科學數據分析核廢水排放後的可能狀況。

根據原能會與氣象局以2011年福島事故後的10年歷史洋流資料模擬,日本排放的核廢水主要會沿黑潮向東流動,在日本東岸匯入東向的北太平洋環流,流向美國與加拿大交界處。

由於台灣與日本距離相近,小部分核廢水最快會在1至2年後受中尺度渦流影響抵台,而最大濃度影響約排放後4年,推估增加的氚濃度將低於偵測極限,對台灣影響低微。

但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表示,根據追蹤紀錄評估,氚水到達北美西岸約費時2至3年,最快1年內抵達台灣,「4年可能有點久」。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巨量受輻射汙染的「核廢水」將稀釋後排放入海。圖/美聯社

吳朝榮表示,海洋除擴散,還有平流作用,就像一滴墨水在湖中及河川裡的擴展速度會不同,4年恐僅是只估擴散作用,或是流到北美後又流回台灣的時間。

吳朝榮舉例,2021年8月日本小笠原群島海底火山噴發,火山浮石隨海流4個月就抵達台灣附近海域且數量很大,受汙染海水的流動路線可類比為浮石移動路徑,另也不覺得只有「小部分」核廢水最快1年後抵台。

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院教授胡克(Tony Hooker)表示,雖然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容易進入食物鏈,但目前尚無足夠多的研究,能回答氚是否通過食物鏈累積在生物體中。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巨量受輻射汙染的「核廢水」將稀釋後排放入海。圖/美聯社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克羅夫切克(David Krofcheck)表示,當年福島汙染的狀況是沒有針對廢水做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水,導致銫等放射性元素緩慢釋放輻射至今,與這次日本有評估和過濾廢水再排放的情況不同。

克羅夫切克認為,若選擇不做處理,繼續貯存核廢水在核能電廠中,無法保證未來遇到地震、海嘯等天災時是否造成更大的核輻射汙染。

他表示,理論上雖可假設氚及癌症的關聯,但目前無法在實驗室的科學研究上驗證關聯,也沒有任何一個研究可以證明暴露在氚元素會與癌症有關。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儲存巨量受輻射汙染的「核廢水」將稀釋後排放入海。圖/美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