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4千萬兒童流離失所 八成家庭糧食不足

曾博群 |2023.06.21
837觀看次
字級
妮雅瑪區和女兒每月獲得蔬菜油、穀物等糧食援助,支撐她們在營地的生活。由於國家長年動亂,一離開營地她們即有安全疑慮。圖/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世界展望會在「620世界難民日」前夕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全球被迫流離失所人數突破新高,且生活艱難更甚以往。展望會針對18國流離失所家庭進行調查發現,超過4/5的家庭買不起足夠食物、減少餐食質量,高達46%家庭無力為孩子供應一日三餐。

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指出,這些家庭為了生存被迫做出抉擇,或者是讓孩子放棄學習、從事危險工作,甚或是忍痛嫁掉女孩、換取讓全家溫飽續命的嫁妝,「為人父母不該面對這樣殘酷的難題,兒童更不該為戰亂、氣候變遷或全球通膨付出代價,犧牲童年與未來,然而這些景況正大規模在許多國家發生。」

為了使流離失所者的心聲能被外界聽見,台灣世界展望會在世界難民日前夕邀請南蘇丹糧食援助方案受益人、21歲的單親媽媽妮雅瑪區(Jieth, Nyamach Duek Gai)訪台,在新竹、台中、台北、高雄等地分享自身經歷及當地現況。

統計至今年四月底止,共有234萬南蘇丹人逃往鄰國、成為難民,亦有226萬人成為境內流離失所者,妮雅瑪區即為其中之一。根據世界糧食計畫署(WFP)預估,目前在南蘇丹約有940萬人亟需人道援助,其中770萬人糧食不足、140萬名兒童營養不良。

妮雅瑪區表示,長期衝突導致當地可耕地及發展機會受限,她的遭遇僅是無數南蘇丹女孩與家庭的縮影,「我總為和平及不再有兒童餓死而祈禱,我期待有朝一日回到學校完成中斷的學業,也希望女兒能經歷營地生活之外的人生。我們一直保持重建家園與未來的盼望。」

台灣世界展望會表示,全球上億人因近年來更頻繁且劇烈的戰亂、極端氣候、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其中4300萬人為兒童。去年世界展望會在南蘇丹服務逾230萬人,包括130萬名兒童,今年也持續執行糧食援助、營養與健康、水資源暨衛生、生計與農業等方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