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海面高溫創紀錄 原因讓人吃驚 |2023.06.19 語音朗讀 18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球海洋「熱浪」來襲,6月海面溫度遠高於紀錄水準,氣候科學家表示此現象僅是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交互作用,造成的不幸巧合。圖/Pexel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海洋「熱浪」來襲,6月海面溫度遠高於紀錄水準,許多人質疑海面溫度上升是否代表人類造成的全球暖化使氣候變化超過臨界點。幸運的是,氣候科學家說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僅是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交互作用,造成的不幸巧合。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暖海水出現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北大西洋過去2周溫度急劇上升。今年而言有很多成因,但主因是熱帶太平洋上正從反聖嬰(La Niña)轉變為聖嬰現象(El Niño)的變化。過去3年中,全球一直處於罕見的長周期反聖嬰現象,印尼附近的熱帶西太平洋海域匯聚熱量。到今年春天,海下熱量開始向東傳播,穿過太平洋並到達地表,也就是聖嬰現象的開端。現在整個熱帶太平洋表面都是溫暖海水,特別是大洋盆地;加拿大的高緯地區及北大西洋的洋流卻因此受阻,這使得大西洋西北部比正常情況更冷、大西洋東北部比平常更暖。加拿大出現創紀錄的野火,美國東海岸和西大西洋則是溫度下滑。熱帶大西洋南部的主要發展區域(非洲和加勒比海之間)海面溫度非常高,已經到達9月颶風高峰期的預期水準。示意圖/freepik海洋表面溫度達到高點還有其他原因,最明顯的就是溫室效應。雖然溫室效應不是最近海洋高溫的直接成因,但是重要背景因素:自1900年代初,海洋溫度升高約華氏2度。若將史上最強的1982年聖嬰現象的6月海洋溫度與今年6月比較,會發現今年全球海洋遠比以前暖和。造成今年的高溫還有2個意料之外的因素。首先,空氣汙染會減少照射到地球表面的陽光量,幫助降溫,但「清潔空氣法案」實施數十年後,北大西洋汙染減少,反而意味著海洋變暖。此外,2022年1月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的海底火山爆發,爆炸將大量水蒸氣噴到高空,徘徊的水蒸氣冷卻了高層大氣,使地球表面變暖。由上述分析可見,今年海洋異常溫暖的罪魁禍首不止一個。印度平均空氣汙染超過每立方公尺50微克,遠超過標準的每立方公尺5微克。圖/法新社 前一篇文章 「成功取決於你的蛻變」 美退役網球員馬克安諾勉勵畢業生 下一篇文章 協助難民 多間跨國企業未來3年歐洲雇萬人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遇見荷】思念是一瓣輕舟2025.09.0908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09為動物開路 人與自然共生2025.09.0910國際數獨日2025.09.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尼泊爾首位女總理就任 帶領過渡政府聯大通過 支持以巴兩國方案全球首部機械計算機柯克遇刺案 川普:已逮捕拘留嫌犯 追思911恐攻24周年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