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無法治療 補充蛋白質、多運動可預防 文/洪友仕(澳洲執業中醫師)、游群翔(胸腔內科專科醫師)、羅慶徽(老年醫學專科醫師) |2023.06.05 語音朗讀 258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現代生活型態改變,不當節食、久坐少動,甚至各種標榜輕鬆省力的生活小物,大幅降低肌肉的使用率,讓向來被視為老年人專利的「肌少症」,近年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起認識肌少症成因和預防。圖/freepik 文/洪友仕(澳洲執業中醫師)、游群翔(胸腔內科專科醫師)、羅慶徽(老年醫學專科醫師)芒種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重的最適當時期。芒種是五月的第二個節氣,是指在黃河流域的稻麥此時皆以吐穗結實,長出細芒,所以叫「芒種」。此時天氣已熱,令人昏沉,有諺「有好食,就懶去」,形容人們懶得活動,即使美食當前,也不為所動。「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則是指芒種的雨水是豐收的預兆。現代生活型態改變,不當節食、久坐少動,甚至各種標榜輕鬆省力的生活小物,大幅降低肌肉的使用率,讓向來被視為老年人專利的「肌少症」,近年出現年輕化趨勢,一起認識肌少症成因和預防。現代生活型態改變,不當節食、久坐少動,甚至各種標榜輕鬆省力的生活小物,大幅降低肌肉的使用率。圖/Pexels什麼是肌少症根據統計,肌肉質量在30歲後逐漸減少,30歲後每年流失1%的肌肉量;40歲後,每10年減少8%;70歲後,每10年更減少15%,一不注意,很容易就變成肌少症。所謂的肌少症,是肌力下降合併肌肉質量減少而確診,若又合併影響體能表現,則為嚴重肌少症。肌少症不只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行動能力、生活品質,還會增加跌倒風險、骨折、認知功能障礙、代謝症候群、心血管風險、失能及死亡率。肌少症是肌力下降合併肌肉質量減少而確診,若又合併影響體能表現,則為嚴重肌少症。圖/freepik肌少症的成因除了隨著年紀增長本身就會造成肌肉流失外,其他尚包括老化造成的神經肌肉變化、老化相關的荷爾蒙濃度及敏感度的改變等。另外,次發性肌少症的特定原因則包括活動力下降(例如:長期臥床、失能)、疾病(例如:嚴重器官衰竭、癌症、內分泌疾病)、營養不良(含蛋白質、維生素D攝取不足、吸收不良或藥物造成的厭食)等。觀察5徵兆,自我檢測肌少症肌少症患者因肌肉量、肌肉強度下降,可能影響日常生活,需特別留意是否出現以下情形:行動吃力:難從座椅起身、爬樓梯中途頻繁休息。走路遲緩:平地行走困難室內平地行走困難(6公尺內行走,每秒速度少於0.8公尺)。提重物困難:提不動5公斤物品、握力下降、毛巾擰不乾。反覆跌倒:一年中曾跌倒超過2次。體重下降:非刻意減重,6個月內體重減輕5%。例如,原本體重60公斤的長者,半年內無緣由地減少3公斤,就應小心。若出現肌少症相關症狀,可至老年醫學科、復健科或醫院高齡醫學中心就醫。如發生行動吃力、走路遲緩、提重物困難、反覆跌倒等肌少症相關症狀,可至醫院老年醫學科、復健科或醫院高齡醫學中心看診。圖/freepik肌少症如何治療和預防肌少症不像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可透過保健食品從旁輔助。加上目前沒有特效藥,臨床上以疾病評估、補充營養及協助培養運動習慣為主要治療方式。每天攝取足量的優質蛋白質(黃豆、毛豆、黑豆)等,並平均分配至三餐,避免一次吃太多造成負擔。蛋白質的分量計算方式,以體重1至1.5倍公克數為參考值,例如60公斤的男士,一天需攝取60至90公克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分量計算方式,以體重1至1.5倍公克數為參考值,例如60公斤的男士,一天需攝取60至90公克的蛋白質。圖/freepik維生素D可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並增加神經肌肉功能。可補充黑木耳、乾香菇(日晒過),加上每日適度日晒10至15分鐘的太陽,有助於體內的維生素D合成。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理想運動頻率以每周達到150分鐘為目標,每次30分鐘,建議選擇有氧運動、負重或阻力訓練,才能達到強化肌力效果。每次運動前,記得先暖身5至10分鐘,避免運動傷害。肌少症不像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可透過保健食品從旁輔助,加上目前沒有特效藥,臨床上以疾病評估、補充營養及協助培養運動習慣為主要治療方式。圖/freepik資料來源:1.屏東縣政府衛生局2.亞東院訊3.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 前一篇文章 皮膚女醫捐版稅 助燒燙傷者見陽光 下一篇文章 點太多人工淚液 小心乾眼症惡化 熱門新聞 01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2025.06.2702【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漢光演習7月9日登場 3階段演練2025.06.2705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叢林學院弘法佈教賽 學子獅子吼嘹亮2025.06.2708合作北大 香港人文教育中心成立北京大學簽2025.06.27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走路最安全有氧運動 步伐宜輕柔不傷膝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黃奇異果連皮吃更好 有助腸胃蠕動控血糖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現代人「壓力型肥胖」 減重從輕度運動開始 作者其他文章失智症無藥物可治癒 如何預防看這裡中醫五行飲食觀 五味食物護五臟中醫五行飲食觀 人體、自然展現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