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和〈豐作〉捐贈台文館 藉「擬真複製」續傳文字力量

曹麗蕙 |2023.05.26
863觀看次
字級
賴和家屬將原典藏於賴和紀念館的手稿〈豐作〉捐贈至國立台灣文學館,圖為「擬真複製技術」的複製品。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賴和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所留下的手稿為台灣文學史與藝術史珍寶。今(26)日適逢賴和129歲冥誕(5月28日)前夕,由賴和長孫、賴和紀念館暨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代表,將〈豐作〉等文物捐贈國立台灣文學館,文化部長史哲更親頒感謝狀,承諾會努力讓賴和的文學一代一代傳下去。

史哲指出,從賴和經歷20天牢獄的日記及詩作,到1924年二林事件賴和深感「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的痛苦,因此有了後來的作品〈豐作〉;再至霧社事件的〈南國哀歌〉,賴和一生帶領台語現代化,可說是將「台語主流化」的重要人物。

史哲表示,在賴和129歲冥誕前夕及1923年「治警事件」被關押百年之際,國家能接受賴和基金會捐贈手稿原件,更顯其意義,感謝賴和基金會長期為台灣社會保存珍貴文物,更為整個大時代做了最具體的見證。

台文館長林巾力表示,非常感謝賴和家屬將珍貴的文物捐贈予台文館,台文館與賴和紀念館合作密切,2020年賴和醫館的文物陸續捐贈進館;2021年出版《新編賴和全集》;2022年與台南藝術大學展開產學合作,以擬真複製技術協助賴和紀念館的日常展示。「台文館不僅會以高規格的環境、專業的技術將文物妥善保存,更會活化運用,向大眾持續訴說賴和時代的台灣人故事。」

文化部長史哲(右2)、台文館館長林巾力(右1)致贈感謝狀予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左2)及董事長吳潮聰(左1),感謝慨捐賴和手稿予台文館。圖/文化部提供

賴悅顏表示,某次大雨部分手稿因而有受潮情形,保存維護手稿對地方館舍而言是相當大的負擔,家屬在參觀過台文館典藏環境後,共同決定將原典藏於賴和紀念館的賴和手稿原件捐贈至台文館。他也笑說,擬真複製技術真的很厲害,將原件與複製品並置時,4、5件中他只能辨認出1件。最後,他也鼓勵作家們安心將文物交付給台文館。

台文館表示,「擬真複製技術」是台文館攜手文學館家族,共同完善台灣文學史及藝術史脈絡的模式,在原件得以妥善保存的同時,擬真複製品也能持續傳遞作家精神與文字力量。

賴和(1894-1943)是醫生與作家,曾參與台灣文化協會,並任《台灣民報》文藝欄編輯,積極推動台灣新文學運動。創作文類以詩、小說為主,題材歌頌自由、平等價值,反對強權壓迫,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

台文館透過多元媒介推廣賴和的文學創作,2021年曾出版《新編賴和全集》。圖/文化部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