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家醫 醫護社工守護無家者

 |2023.05.22
7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前一天開完刀,隔天出院,沒處可去,只能回到台北車站大廳,穿著格子襯衫,六、七十歲男性無家者依靠牆角,摀著肚子,低聲哀鳴著;在社會局社區派工的引領下,「街頭家醫」亞東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傅奕愷及其團隊找到他,幫忙清潔消毒傷口,社工則拿著處方箋,隔天至藥局請領抗生素。

行政院統計,二○二一年全國列冊無家者二千九百一十人,其中七百一十人列冊於台北市,主要聚集於萬華和台北車站,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去年九月開始,針對台北車站周邊二百多名無家者,展開全國首見「街頭家醫」計畫,結合北市社會局、急診及精神科醫師、護理師,固定在北車周邊巡診,提供醫療協助。

思安慈善服務協會表示,無家者與醫療機構之間彷彿有道隱形障礙,除非痛到無法忍受,否則不會主動就醫,而社工缺乏醫療專業,遇到不幸個案,總是自責。為此,去年推動「街頭家醫」計畫。

大部分醫師對無家者難免有刻板印象,不願擔任「街頭家醫」,在萬華社福中心社工努力下,找到了傅奕愷,以及一位新店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

思安慈善服務協會表示,有別於到醫院就醫,街頭家醫帶給無家者一分獨特的力量,希望讓無家者感受到「有人關心我、願意照顧我」,這就是服務方案終極目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