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內隱藏巨型蹺蹺板 《途中》復甦疫後身體意識 

曹麗蕙 |2023.05.20
1723觀看次
字級
《途中》廊道地板隱藏著一座巨型蹺蹺板,將隨行者的步伐與重量的連鎖影響而緩升、緩降,引發腳下數千顆滾珠如潮水激盪出聲響。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丰宇影像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大型體感建築《途中》(Find Your Way Out),今(20日)天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啟動,在兩道長三十公尺、高八公尺的黑色網面高牆相狹廊道中,隱藏著一座巨型蹺蹺板,民眾置身其中,宛如夾縫中行走,隨步伐升降,還能聽到腳下滾珠聲響、看到不同的光線閃爍等,藝術家團隊盼民眾能激發對空間的再想像,一起復甦大疫年代後的身體意識。展期至7月30日。

《途中》是北美館主辦的第10屆「X-site計畫」的首獎作品,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 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以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攜手創作,為回應因新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身體意識,及人與人真實且有機連結,逐漸被虛擬化的覺察。

這屆X-site評審團代表劉耕名表示:「因疫情被迫在家的景況,使得身體經驗消失,卻因參與這個作品重新引發大疫年代後的尋思:踏上作品孤獨長路者,彷彿重新遇到情緒的高牆,但途中孤獨因為豐富的感知轉成為細膩的享受,既要平衡,又是不預期的,在途中個人的決定是重要的,必須自行決定如何走,要前進或後退,找尋自己的出路。」

《途中》兩道高達八公尺的黑色網面高牆相挾而成的廊道、寬僅有兩公尺,並從中山北路一側往廣場中心直線延伸達三十公尺。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指出,兩道高達八公尺的黑色網面高牆相挾而成的廊道、寬僅有兩公尺,並從中山北路一側往廣場中心直線延伸達三十公尺;廊道的地板隱藏著一座巨型蹺蹺板,將隨行者的步伐與重量的連鎖影響而緩升、緩降,引發腳下數千顆滾珠如潮水激盪出聲響。

同時,運用雙層的黑色彈性織布包裹住整個外牆、藉由布料特有的孔洞特性,營造出動感的摩爾紋(moiré pattern)視覺效果,觀者在身體挪移的視線移轉間,將因摩爾紋與光線折射交織出的閃爍感。

北美館表示,這段前往美術館廣場的另類道路,不僅在理性的視覺結構與感性的行為介入之中覓尋平衡,同時也讓建築的形式更直接地回歸到空間與身體的移動關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