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流行季 家長常犯五大迷思

 |2023.05.19
2021觀看次
字級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醫師表示,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家中幼兒健康,且家長面對腸病毒有五大迷思要多加注意。圖/嘉義市教育處提供

【本報台北訊】腸病毒疫情爆發,創下6年來同期新高,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總計1萬1916人次,較前一周、1萬1428人次,上升4.3%,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整體疫情持續上升;醫師表示,腸病毒疫情爆發,家長務必提高警覺家中幼兒健康,目前家長面對腸病毒有五大迷思要多加注意。

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說,家長五大迷思包括,第一、腸病毒就是腸胃炎,但這兩種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腸胃炎症狀為吐、拉、肚子痛;腸病毒初期症狀則類似感冒,包括發燒、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但隨著病情演變,恐出現腦幹腦炎,自主神經失調及心臟衰竭等重症。

第二、腸病毒傳染力不強、傳染期不長,腸病毒傳染途徑為糞口、飛沫及接觸傳染,傳染期為潛伏期至痊癒後8至12周,且對酒精消毒效果不佳,因此腸病毒是傳播力強、傳染期長的疾病,家長應多注意。

第三、腸病毒只在夏天流行,這是錯誤觀念,雖然腸病毒通常在夏季及初秋流行,但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都有流行、感染機會,尤其每年5月開始進入流行高峰,9月開學季會再出現另一波流行,並非只有在夏天流行。

圖/中央社

第四、之前得過腸病毒,就不會再得。腸病毒約有100多種型別,得過其中一種,還是有機會感染到其他型別的腸病毒,且成人也會得腸病毒,家長要注意自身有無感染情形,避免傳染給家中幼兒。

第五、腸病毒不會有後遺症。這也是錯誤觀念,尤其是感染腸病毒71型幼兒,當併發腦炎或心肌炎等重症,即使治療痊癒後,仍可能留下神經性或心臟疾病的後遺症,也可能出現過敏疾病、社會心理問題等影響,如注意力不集中、肢體不協調、吞嚥困難、手腳無力等後遺症。

至於,目前國光子公司安特羅生技公司及高端疫苗公司,分別研發完成腸病毒疫苗,目前疫苗為自費接種,其接種對象、價格如下。

安特羅生技公司

上市時間:7月底前

接種對象:2個月至6歲孩童,需接種兩劑,兩劑間隔28天

疫苗價格:一劑4000元

高端疫苗公司

上市時間:7月中下旬

接種對象:2個月至6歲孩童,需接種兩劑,兩劑間隔28天,而2個月至2歲幼兒打疫苗後,間隔一年還需施打一劑追加劑

疫苗價格:一劑自費4300元


簡佳裕說,兩支腸病毒疫苗副作用包括發燒、食欲降低、疲倦、腹瀉等,往後家長帶孩子接種疫苗後,若出現類似症狀應回診追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