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將歷年來的演講精華彙編成「龍應台演講集」,五月中旬由時報文化出版《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和《因為殘酷,所以傾聽》上下兩冊。圖/時報出版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前文化部長、作家龍應台將歷年來的演講精華彙編成「龍應台演講集」,五月中旬由時報出版《沙漠玫瑰,怎麼開花》和《因為殘酷,所以傾聽》上下兩冊,內容涵蓋她對個人素養、教育、文化,乃至國家大事、國際政治等議題的思索與觀點,共計 23 篇。
時報文化表示,龍應台自1984年開始在報章撰寫「野火集」專欄,至今寫作40年之久,受邀至兩岸三地、星馬、美洲、澳洲等世界各地進行百場以上的演講,每次演講主題不重複,且必做大規模精心準備,這次她將歷年講稿收攏,爬梳文理,捨棄80%的內容,留下精華,彙整成書。
演講集上冊《沙漠玫瑰,怎麼開花》的內容多是龍應台在各大學與年輕世代的交流和對話,她極重視人文素養,對法學院的學子強調:「素養與知識是有別的,人文素養是在涉獵了文、史、哲學之後,更進一步認識到,這些人文『學』到最後都有一個終極的關懷,對『人』的關懷。脫離了對『人』的關懷,你只能有人文知識,不能有人文素養。」
下冊《因為殘酷,所以傾聽》則是特別針對兩岸三地的讀者溝通與傾聽,龍應台呼籲:「傾聽是建立新文明價值觀的第一步,讓每個人都勇於站出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開啟一個大傾聽的時代,並傾聽前一個時代殘酷湮滅的記憶。這是一種面對歷史、修復斷裂記憶,避免災難重演的功課。」她在北京演講時談到了文明的力量,並介紹台灣的民主歷程,也為當時的兩岸氛圍留下見證。
在新加坡,她分享了自己的鄉村經驗,堅信:「只有鄉村、底層感到幸福,這個國家的基礎建設、人權正義、社會福利,才算真正實踐。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