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水氣重 除溼8大食材一次看 |2023.05.10 語音朗讀 29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身體濕氣重不舒服的示意圖。圖/取自LOVEPIK 【記者蔡觀秀綜合報導】梅雨季來臨,陰雨綿綿的日子,水氣隨之而來,溼氣環伺四周,身體也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包括容易疲倦、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腸胃不佳,都是體內溼氣過多會產生的症狀。房間內的溼氣,可以開除溼機來去除,但體內的溼氣我們該如何處理呢?其實有許多食材,都對於去除體內溼氣有所幫助,在蔬食中,有些食物可幫我們的身體利水去溼氣,梅雨季吃這八大食材,可望吃出除溼機體質。這些食材包括冬瓜、紅豆、薏仁、豆芽,以及大黃瓜、綠豆、苦瓜和花椒。圖 /擷取自台灣主婦聯盟網站其中,最為人知的去溼薏仁,主要有清熱、利溼的作用。 但中醫師表示,薏仁有兩種,中醫所謂的薏仁指的是俗稱「大薏仁」的薏苡仁,而非一般民眾食用俗稱「小薏仁」的大麥仁。這兩者是取自完全不一樣的植物,且不僅在口感上有所差異,功效上更是大有不同!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一般民眾常食用較小顆、綠豆大小,容易煮熟,又稱「洋薏仁」或「小薏米」的小薏仁,其實不屬於中醫常用的薏仁,更準確的說法是「大麥仁」,也就是精緻過、除去麩皮的大麥仁。簡單來說,大薏仁(薏苡仁)和小薏仁(大麥仁)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功效和藥用價值也不一樣。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民眾若是想要在夏天食用,輔助發揮清熱、消暑、祛溼、消水腫的好處,應該選的是大薏仁(薏苡仁),而非小薏仁(大麥仁)!大薏仁,味甘性微寒,有健脾胃、利小便、消水腫的功用,搭配其餘的中藥也有清熱排膿、寧神安眠、補肺養顏的益處。且大薏仁在味道上微酸,顆粒也比較大顆,類似黃豆大小,是中醫常常使用的藥用薏苡仁。另外,冬瓜、大黃瓜可去溼氣,豆芽也是很好的去溼利器。中醫師表示,黃、綠豆芽都可清熱解毒,但作用仍有不同。其中,綠豆芽的祛溼作用不容小覷,它不僅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尤其豐富。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用於飲酒過度、溼熱鬱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美肌膚的作用。最後一物去溼神器,就是花椒。中醫師表示, 花椒是常用的調味料,川菜料理少不了它,但它也是一味中藥,花椒有溫中止痛、去溼散寒、袪寒、補腎陽、明目、消食等作用。花椒煮水泡腳,去溼氣、通經絡。而花椒籽去溼作用更強,不但可以利水,經常水腫的人,可以花椒籽助消腫,但用量仍是適量即可。圖 /擷取自台灣主婦聯盟網站 前一篇文章 希臘廣設海灘自動輪椅軌道 造福身障人士 下一篇文章 東北風夾帶境外汙染 中部以南空氣品質亮橘燈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雙獅高樁表演 驚豔金門雪霸聖稜線 吸引山友挑戰棘冠海星 衝擊東沙環礁僑外生任客運駕駛 暫緩推動首波梅雨報到 石門水庫調控水位台南虎埤泛月 生態優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