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AI技術愈來愈發達,甚至超出想像!最近有一名創作者利用「MultiDiffusion」AI模型,將著名的畫作〈清明上河圖〉轉成有照片質感的全景圖,雖然有些形似神不似、細節有些出錯,但整體成果還是令人嘆為觀止。
〈清明上河圖〉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他以長卷的形式,描繪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景象,是宋代風俗畫的鉅作,原畫長約528.7公分、高約24.8公分,約有814人、60多匹牲畜、28艘船、30多棟房屋樓宇、20輛車、8頂轎、170多棵樹木,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現藏於中國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
先不說〈清明上河圖〉本身就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巔峰之作,單就技術難度來看,要完成一幅超高清全景圖,難度不亞於重新繪製一次原作,如今在科技的幫助下,「MultiDiffusion」只用一鍵就達成,顯示AI的影像處理與生成能力,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高度。
細節難免疏漏 汴河變綠地
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研究AI的先驅辛頓(Geoffrey Hinton)甚至表明,人工智慧給人類帶來的威脅,可能比氣候變遷「更加急迫」;未來AI勢必會取代一些人力,但即便在藝術創作領域,AI已經開始超越人類的想像,要人工重新繪製一幅〈清明上河圖〉全景圖,可能要花上好幾個禮拜,但AI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顯示AI不僅可以代替人工進行重複性工作,在創作方面也愈來愈強大。
AI生成的〈清明上河圖〉全景圖,雖然細膩還原畫作的亭台樓閣,但也有不少錯誤之處,例如:〈清明上河圖〉中段「上土橋」的部分,畫中橋上車水馬龍,還有熙來攘往的人群,但是經過AI處理後,橋上的人群不見了,畫作中的汴河,也變成大片綠地。
即便有些疏漏處,但AI創作能力仍令人驚嘆,若是有天AI能如實呈現〈清明上河圖〉的繁盛景象,相信那時的技術不僅可以完美生成優美影像,甚至可以自主構建虛擬空間,如果用在遊戲或影視上,想必會帶來更細緻的視覺饗宴。
動漫真人化 哆啦A夢長出耳朵
除了用AI修復照片、還原高清圖像,不少創作者也運用AI,將喜愛的動漫角色真人化,近期有一名泰國創作者Khanes Athiratanakran便製作出AI真人版的《哆啦A夢》,5個主要角色充滿驚喜。
動漫中的哆啦A夢沒有耳朵,但AI繪製的哆啦A夢,不僅耳朵長回來,還變成毛茸茸鮮藍色的貓咪;大雄的特色是大大的細框圓眼鏡,還有眉上瀏海、亂翹的頭髮及八字眉毛等,經過AI的轉換,變成可愛的小男孩;至於真人版靜香,除了標誌性雙馬尾,她的五官也變得更加精緻。
至於小夫和胖虎呢?在動漫給人尖酸刻薄印象的「小夫」,居然變成個性十足的型男,五官變得精巧,原本外突的嘴巴也不見了,而動漫的三角錐髮型,真人化之後變成飄逸的長髮;「胖虎」則有高大壯碩的身材、陽剛的短髮,即便真人化也不失孩子王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