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蘋果
北部的冬天,總是陰雨綿綿,只要出門,包包就得放一把傘。
中國古代,官員或是帝王出巡都會帶著「傘蓋」,像是現在海灘遮陽傘的大小。傘蓋能遮風避雨,也象徵皇權,代表庇佑著黎民百姓。
相傳,在春秋末年,中國古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常在野外工作,容易被雨雪淋溼。魯班的妻子雲氏想為丈夫做出可以擋雨的器物,便將竹子劈成細竹條,在細竹條上綁上獸皮,像是亭子的樣子,開闔自如,這就是傳說中東方最早的「傘」。
18世紀中期以前,傘在西方是女性專用的權利。西方第一個使用傘的男性,是英國人Jonas Hanway,他在 1750 年時,不畏社會目光,在公開場合撐傘。
18世紀初,法國商人Jean Marius發明一款輕量且可以收納折疊的傘,他在傘面添加防水材料。法國公主向他購買一把傘後,掀起風潮,迅速成為全法國貴族婦女出門必備的時尚物品。
下次,當我們雨天撐傘時,不妨想想傘還有什麼功能,或許也能成為小小發明家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