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知】傘是怎麼來的?

文/蘋果 |2023.05.05
1770觀看次
字級
圖/Ming

文/蘋果

北部的冬天,總是陰雨綿綿,只要出門,包包就得放一把傘。

中國古代,官員或是帝王出巡都會帶著「傘蓋」,像是現在海灘遮陽傘的大小。傘蓋能遮風避雨,也象徵皇權,代表庇佑著黎民百姓。

相傳,在春秋末年,中國古代著名的工匠魯班常在野外工作,容易被雨雪淋溼。魯班的妻子雲氏想為丈夫做出可以擋雨的器物,便將竹子劈成細竹條,在細竹條上綁上獸皮,像是亭子的樣子,開闔自如,這就是傳說中東方最早的「傘」。

18世紀中期以前,傘在西方是女性專用的權利。西方第一個使用傘的男性,是英國人Jonas Hanway,他在 1750 年時,不畏社會目光,在公開場合撐傘。

18世紀初,法國商人Jean Marius發明一款輕量且可以收納折疊的傘,他在傘面添加防水材料。法國公主向他購買一把傘後,掀起風潮,迅速成為全法國貴族婦女出門必備的時尚物品。

下次,當我們雨天撐傘時,不妨想想傘還有什麼功能,或許也能成為小小發明家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