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冰肖像畫 警世把握當下 |2023.04.28 語音朗讀 147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衛使用木炭、泥土等自然素材當噴漆創作,每一幅肖像畫都必須在6小時內完成,不然浮冰就會下沉或飄走。圖/取自波帕臉書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地球壁畫藝術家」大衛(David Popa),經常在陸地、海洋上創作,尤其是波羅的海破碎的浮冰,他會手持噴霧罐,以天然顏料在巨大冰塊的表面,噴灑出一幅幅大型肖像畫,象徵將人類生命的短暫與環境聯繫起來;這些令人驚豔的浮冰肖像畫,必須在3至6小時內完成,否則就會下沉或飄走。他說:「我的創作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人們了解地球上存在著奇蹟與奧祕。」 來自美國紐約的大衛,受到藝術家父親阿爾伯特(Albert Popa)的啟發與指導,才踏入藝術圈。阿爾伯特是紐約市最早的塗鴉作家之一。但被大自然吸引的大衛,不使用牆壁、火車或其他典型的牆面創作,而是選擇將自己的藝術,融入在地球美麗的風景之中。無論作品描繪他的妻子,還是剛出生的孩子,他都強調隨著時間的推移、季節的轉變及氣候變暖,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圖/取自波帕臉書大衛2013年搬到芬蘭定居,從2021年開始在波羅的海的巨大漂浮冰塊上創作。當他穿上厚重的衣服,爬上他的槳板,甚至偶爾在冰海中游泳,只為了在冰凍的地方,冒險找到一塊適合創作的浮冰,大衛說:「這些空間是如此神祕及有趣,當我走進這些空靈的地方,就會獲得大量靈感。」大衛使用木炭、泥土等自然素材當噴漆創作,每一幅肖像畫都必須在6小時內完成,不然浮冰就會下沉或飄走。圖/取自波帕臉書為了能在零度以下完成構圖、繪畫,他甚至練習了兩個冬天。如今,大衛可以穿著全套乾衣,在冰冷的海水,游到打算創作的浮冰上,距離有時會到100或130英尺(約30或39公尺);他還必須將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設備,裝入防水袋,並攜帶它們穿過冰冷的水面。 圖/取自波帕臉書他與自然鬥爭 拚6小時內完成大多數作品需要3~6個小時才能完成,大衛的工作時間取決於天氣、溫度及海洋狀況,「木炭會沉入冰中,從非常深的陰影開始變淡,因此必須快速記錄下來。更不用說在冰塊會破裂並完全消失,或者突然碰到下雪被完全覆蓋」,他說:「我真的在與大自然鬥爭。」為了不讓藝術品危害環境,他從4萬年前最早的洞穴壁畫獲得靈感,使用木炭、泥土及磨碎的貝殼等大自然素材製作顏料。即使使用有限的材料,大衛也能刻畫出臉部的細節及深度;雖然作品是短暫的,但他會利用空拍機從上方拍攝,以圖像方式將作品永久保存,主要提醒人們以自然之美為榮,同時尊重其脆弱性。圖/取自波帕臉書換位看「破碎」 從混亂變美景大衛提到,這些浮冰創作,環繞在名為「破碎」的主題,目的是傳達:若只從地面上看這些浮冰,人們永遠會感到混亂,但從上方看,這些碎片卻擁有從任何其他角度都無法察覺的和諧與美感,「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也許會發生令人感到絕望的事,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些裂痕反而會成就一幅全新的美景」。除了浮冰,大衛主要在北歐地區的島嶼或小島上繪製肖像畫,地點有時是高山頂點,有時是懸崖邊,甚至是一塊農莊,他都能透過攝影、短片及最近的NTFS(新技術檔案系統)進行記錄與描繪,並將作品分享到臉書,至今已累積約3.8萬人追蹤。圖/取自波帕臉書 前一篇文章 銀行電銷惹怨 金管會限制行內共享個資 下一篇文章 勞工投入缺工產業 最高可領 15.6 萬元 熱門新聞 01【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2【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3悅讀華嚴經 成為幸福安樂地球人2025.11.0904【森活日誌】意外的香遇2025.11.0905【視覺DJ 】給自己按個讚2025.11.0906【朗朗晴空】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2025.11.09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禪門的管理法⑧2025.11.0908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華生97歲辭世2025.11.0909佛光山書蔬展開幕 聚焦天天行三好2025.11.0910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2025.11.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43天史上最久停擺結束 美聯邦政府重啟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溢流 再淹明利村油氣需求恐續增至2050年 加劇暖化鳳凰襲台 蘇澳土石流、泥灌明利村鳳凰颱風來襲 桃園、宜花、澎湖今停班停課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